■ 郭俊强 马涛
“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征程,先后到达甘肃宕昌重镇哈达铺。党中央毛主席在当地发现的《大公报》上得知陕北有红军根据地的消息后,立即作出了将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红二、四三个方面军次年在哈达铺相继发动实施了“成徽两康”战役和“岷洮西固”战役计划,并在哈达铺开展了扩红建政工作。哈达铺是决策红军长征命运的“重大决策地”。
时光流转,一晃已过八十多年。红色的种子在陇南大地落地生根,影响着一代代有志青年从军报国、建功边关。
12月4日,甘肃省陇南军分区党委机关带各县、区人武部党员,在宕昌县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开展“寻初心,话使命,讲奉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也是陇南军分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上午10时许,陇南军分区政委王仁富带全体党员向革命先辈敬献花篮,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随后,在纪念馆里大家聆听讲解、瞻仰实物、观看影视、感悟精神,详细了解了红军在哈达铺这段光辉感人的历史。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位于宕昌重镇哈达铺,是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纪念馆由七处革命遗址构成,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内设展厅分为三个部分八个单元,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介绍红军在哈达铺和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随后,王仁富一行参观了红军一条街的五处革命旧址(发现《大公报》的邮政代办所、毛泽东等人住室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室同善社、团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关帝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家大院)和甘肃琦昆药业。
冬日的下午,寒风刺骨。宕昌县人武部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掌声阵阵。陇南军分区“寻初心,话使命,讲奉献”主题实践活动体会交流暨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热烈进行。获得军分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4名代表依次走上前台,谈体会交流、说参观感言。台上娓娓道来,台下激情澎湃。真学真信、真学真用;朴实的语言、感人的事例博得大家普遍认同。
陇南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的高度,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破解训练难题,确保主题教育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聚焦练兵备战,转化教育成果。前不久,陇南军分区组织首长机关和所属县区人武部训练考核,党委领导带头组训、任教、受考。他们说,党委首长要紧紧围绕担负的使命任务、岗位职责,固强补弱,带头学理论、练装备、练指挥、练技能、练谋略,当好训练排头兵。
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抓教育是陇南军分区开展主题教育的亮点。军分区主任程洪玺表示,陇南军分区将继续坚持以学为基础、做为关键、改为核心、干为根本,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