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一名机动班长的蜕变

  •  陈智强 王念南 王黎明

        【人物简介】赵年矾,湖南省怀化市人,中专学历,1998年7月出生,2016年9月入伍,2018年9月入党,现任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机动五大队十八中队八班长,下士警衔。获得“优秀士兵”一次,“优秀士官”一次,所带班被表彰为“三等功班”。
    当兵就要当好兵,
    标准就是拿第一
        刚入伍的赵年矾在班排长的眼里平淡无奇,没有特长,训练成绩平庸,是掉在兵堆里就再也找不着的一名普通战士。但正是这名大家眼中的“路人甲”,蝉联了新兵团的三届“小老虎”,最后以总评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优秀新兵”。
        “这小子很低调,但骨子里特别要强,性子顽固得很。”赵年矾的新兵班长张家军这样介绍。一次跑3000米,赵年矾因为鞋带没系好,在一个转弯处跌进了路旁半米深的排水沟,身上擦伤了一大片,但还没等班长叫来卫生员,他已经咬着牙追队伍去了,跑完才发现脚踝肿得像馒头一样,但他自己却笑得灿烂;与友邻连队比赛投弹,因为没能投第一,他大半夜带上一箱防暴弹找站岗的班长请教动作,半个月后他的成绩上去了,几个班长却被磨成了“熊猫眼”……
        两年义务兵时光眨眼过去,无论是大项任务还是日常休息,赵年矾从没有放下过基础体能训练,他的眼里一直盯着前一名,同批战友没对手了,就盯着班长比,后来,赵年矾已经成为支队龙虎榜、纪录墙上的“常客”,支队军体五项考核第一、负重组合练习第一、400米跑第一、5000米跑第一、军事五项全能比武第三……奖杯、奖牌、荣誉证书攒了大半个学习桌抽屉。
    教头碰壁不气馁,
    深钻细研再出发
        赵年矾表现积极,成绩突出,转改警士没多久就被任命为班长,然而走马上任没几天就遭遇了“滑铁卢”,让他一路高歌猛进的军旅生涯突然踩了“急刹车”,那种憋闷感、无力感让他记忆犹新。
        “那时的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么简单的动作,怎么练了两天都完成不了。”赵年矾带班组织的第一项训练就是单兵处突综合演练,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动作通过矮墙就让他抓了狂,新兵小陈个子矮小,穿上防暴服后更显笨拙,那个对于大家来说不费吹灰之力的动作却拦住了小陈。训练场上,赵年矾一遍遍地做着示范,急的一脑门汗,“手一拍,一抬腿,后腿发力,就这么简单!”班长的反复叮嘱和示范让小陈越来越焦虑和自卑,到了最后更是情绪崩溃,在训练场上就哭了起来,赵年矾当场傻了眼,中队的上士班长迟喆立即上前解围,先是安抚好小陈的情绪,再是分解训练动作,一边教一边鼓励,小陈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逐渐进入了训练状态,一个小时后,小陈第一次完成了通过矮墙,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次事情以后,赵年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他开始加班加点学习训练教材和训练大纲,研究教学组训方法,对身体条件、心理状态、训练成绩不同的战士逐个分析研究,给班里的每名战士都设计了个性训练计划和目标,研究自制训练辅助器材,创新组训方法,有效提高了班级整体成绩,后来他参加支队组织的教练员集训获得了“优秀学员”,并给集训队做了演示示范。
    带兵育人初感悟,
    思想过硬是根基
        步入第五年,赵年矾更加成熟稳重,经过两年的带兵历练,他更加深刻认识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这句话的内涵,训练工作结束后、大项任务完成后、战士成功挫折后,他都会与班内战士交流谈心,在支队开展“兵说心事”活动的契机下,深入战士内心,把握官兵的心理状态和所思所想,在战士们的心中,赵年矾不但是一个要求严格、铁面无私的教练班长,还是一个值得信任、温暖细心的“暖男”兄长。
        要给别人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从一个不善言辞的“闷葫芦”成长为见微知著的“老大哥”,赵年矾的秘诀就是学习。“日常生活中,赵年矾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他喜欢读书看报,手机里也收藏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励志故事。”同班战友纪斌玉如是说。转改警士后,赵年矾愈发发现,一名过硬的战士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而作为班长,如果自己不懂不会也不信,那就带不出真正的好兵。他从军史战史和通俗易懂的红色故事读起,后来逐渐读到了党的先进理论和习主席讲话原文,收获颇丰。支队、大队演讲比赛、红色故事会上,也经常活跃着他的身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