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事再坚持一下

  • ⊙作者  黎云、孙鲁明            

        一张棕红色的办公桌占据了这间隔断办公室的大部分空间。进门处摆着一盆虎尾兰,阳光从窗户透进来,给它蒙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海军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员刘丽娇忙于案头,探索着海军军事理论的无限可能。
        1998年,刘丽娇初来研究所时只是情报资料室的一名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资料文件。究竟是什么时候起的心思去做理论研究,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当时只是觉得,我身处研究所,却不懂研究,始终都像个‘外行人’。”刘丽娇说。
        2002年,一心要做“内行人”的刘丽娇考取了国防大学军事战略专业研究生,正式开始了在海军军事理论领域的研究。
        这是一副关乎家国未来的重担。海军军事理论研究始终聚焦建设强大海军、捍卫海洋权益等重难点问题,探索新时代海军建设发展布局。“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力争在未来战场对抗中夺取军事竞争优势和战略主动权。”研究员张军社说。
        这是一场需要悟性的求索。在研究所原所长王校轩看来,刘丽娇是具备这方面条件的。“虽然刘丽娇起步比别人晚一些,但她在许多重大课题中都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观点和具有较强实施性的方案。”
        2013年、2015年,刘丽娇带着对医院船建设发展的思考,两次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出海,进行实地调研。
        晕船,是刘丽娇首先要面对的难关。“我晕船十分严重,基本上吃什么吐什么。”刘丽娇说,“但是一线调研的机会太难得了,什么不适都得克服,坚持一下就好了。”
        两次出海历时近300天,刘丽娇参与编撰了《和谐使命志》约50万字的历史汇编,并先后完成了《医院船战略运用研究》《加快大型医院船建设发展的思考》等多项研究课题。
        时至今日,刘丽娇也没有真正克服晕船。无数次课题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无数次“头脑风暴”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刘丽娇都这样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对待同事,她也总是竭尽所能。
        2017年,军队调整改革。副研究员刘涛所在的研究室使命任务也随之出现重大调整——拓展深化新时代海军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这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也是一场艰难的跋涉。
        缺乏相关的经验积累,缺少人员储备,资料积累又几乎空白,刘涛的队伍起步十分艰难。刘丽娇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跑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搜集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书籍和资料。
        助理研究员苍虹旭2018年入职时,在海军军事理论研究方面还是一个“萌新”,全新的知识结构让她手足无措。刘丽娇发现后,专门找了所里几位老研究员的书架,为她精选书籍。其中,已经微微泛黄的《中国海军史》,是苍虹旭的“心头好”。“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版本,如今市面上早已不再流通。但其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非常适合入门选读,它是我理论研究的第一块砖。”苍虹旭说。
        同事们眼中的刘丽娇,严谨、执着、事无巨细。投身海军军事理论研究近20年的她,依旧如年轻时一般,常常加班,伏案独思,无数个妙想在深夜里迸发出来。
        又是一轮月色,砖红色的小楼灯光依旧。(据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