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能型”干休所的真情守护

  • 薄克 陈涛 刘梦钊

        “我父亲能够脱离险情,多亏了咱们门诊部!”12月9日,山东省军区青岛第八干休所老干部马楠的儿女将一面写着“向保健中心这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致敬”的锦旗,送到该所门诊部主任手中,并亲热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以此表达对其父亲细致周到服务的感激之情。
        今年疫情期间,该所门诊部人员巡诊时发现,老干部马楠出现高烧,并伴有房颤现象,经综合诊断,需立即入院治疗。听说需要住院,老干部坚决反对,拒不配合家人和医护人员。干休所医护人员轮番到家中劝说,得知主要原因是担心住院感染疫情。医护人员一边紧急联系体系医院,一边给老干部讲清送诊、检查、住院的严密流程,有效消除了后顾之忧。入院检测后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房颤,由于送诊及时才没有引发严重后果。
        作为全所老人的“生命守护神”,门诊部已先后3次被原四总部评为全军先进干休所门诊部。走进该所门诊部,超大的电子屏闯入视线,它正是连接应急呼救系统的显示终端,电脑上每名老干部的电子病历档案一目了然。最醒目的位置放置着一排沙发,而不是冷冰冰的器械。门诊部杨护士揭开谜底:老人们看病之余常聊家常,我们就通过“话疗”帮他们驱除内心苦闷,真真切切树立起“聊天也是职责,陪伴也是关爱”的意识。
        干休所保障的老干部平均年龄已有93岁,针对干休所老干部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实际,工作人员与老干部分别结成“对子”,让老干部享受到“办事最多跑一趟、电话最多打一个”的暖心服务。
        “周阿姨,您要的面粉和面条已经准备好了,马上给您送到家里。”上午11点,食堂职工朱子河开始按照登记的清单为所里的老干部挨家送餐。老干部们来自五湖四海,饮食习惯各不相同。所里想方设法保证饮食符合口味、营养健康,并听取老干部意见随时调整菜谱,基本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这几天气温突降,买菜成了个棘手的问题,于是干休所主动为老干部、阿姨上门统计所需的菜品,并提供“代购”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需求。干休所政委赵军说,现在条件好了,为老干部服务保障不能停留在吃饱穿暖住好的水平上,还要在提供精细服务,实现“私人定制”上做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