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能驯服美国科技巨头吗?

  • ■ 陈洋

        当地时间12月15日,欧盟公布规范有关数字服务的两项重要法案《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法案中对一些互联网公司等数字服务巨头进行更严格的规范和征收数字税的规定被认为是直接针对谷歌、苹果、脸谱、亚马逊等美国公司(GAFA)。这意味着,欧美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博弈将迎来一个新节点。
        《数字服务法案》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方面,旨在加强网络平台在处理虚假信息、恐怖主义、仇恨言论等非法内容以及假冒伪劣产品方面的责任。《数字市场法案》则聚焦于经济方面,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在欧盟市场范围内能够与享有“看门人”地位的网络巨头展开公平竞争。对违规行为,《数字市场法案》提出严厉的惩罚措施,罚金最高可达公司年营业额的10%。而对于有“系统性的不合规行为”的平台,欧盟监管者可能会采取针对该公司“结构层面”的整治措施,暗指可能拆分科技巨头的欧洲业务等。尽管在法案中没有直接点名哪些公司将被列入“看门人”名单,但欧洲媒体普遍认为美国科技巨头大概率会被纳入其中。“德国之声”评论称,包括GAFA在内的10家公司将被指定为互联网“看门人”,这意味着它们将受到更具体、更严格的监管约束。路透社则评论称,这是“里程碑式法律”,将从源头限制垄断。
        欧盟之所以寻求通过立法来限制、削弱美国科技巨头,一方面是为了确保信息安全,推进本土企业与美国科技巨头竞争。由于欧洲未能成功发展本土数字巨擘,为了避免沦为美国科技巨头的“殖民地”,欧盟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应对。
        另一方面,欧盟也有通过制定数字法案来争夺全球数字领域话语权的考量。
        一个关键问题是,欧盟能通过立法驯服美国科技巨头吗?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科技巨头的说客们正以布鲁塞尔“从未见过的大手笔支出”来对欧盟展开游说攻势。同时,还威胁欧盟称,新法案将导致欧洲损失200万个就业岗位和850亿欧元的GDP。
        面对欧盟的新动作,不仅美国科技巨头不会“乖乖就范”,美国政府恐怕也不会“照单全收”。法国政府2019年曾计划向大型跨国互联网企业征收3%的数字税,随即遭到美国的反击——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法国的化妆品、手提包等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今年6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曾宣布,对欧盟、英国、意大利等10个贸易伙伴拟征收的数字税发起“301调查”。
        随着《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生效,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恐怕将从传统的实体经济产品扩展到虚拟经济产品。可以说,欧美经贸博弈已经逐渐发展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棋局”,未来这种紧张恐将进一步升级。(据海外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