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史馆,走近官兵, 这面墙不一般!

  • ■ 易樟林 蒋锐 陈沧海 李韩芝

        “这张是记录中队参与处置6·17劫持人质事件的情景,当时我也在其中。2014年6月17日下午,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上湖村村民李某因怀疑自己妻子有外遇,竟持刀将妻子和一岁半的女儿劫持,并将一只煤气罐拖入家中浇上汽油,扬言要一家人同归于尽……”训练间隙,武警福建总队漳州支队诏安中队官兵们正围在荣誉墙前听中队四级警士长赖礼胜讲述着中队的战斗历程。
        该支队作为总队军史场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支队党委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主动加强研究,聚力解决难题,攻坚推进落实,因地制宜为各中队打造具有中队特色的荣誉墙。政治工作处专门成立荣誉墙建设小组,找文件、学经验、做规划、搞设计,他们把荣誉墙的建设作为一次提高基层中队建设水平、优化中队对外窗口的契机。
        “荣誉墙包括训词训令、历史沿革、建队历程和荣誉榜四个板块,主要反映单位历史荣誉、英模典型、完成重大任务和官兵岗位建功实践等。”该支队领导介绍,荣誉墙建设按照“简约化、数字化、开放式”的建设理念,让光辉历史走出史馆,让典型模范走近官兵,营造了激发官兵们争当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
        “荣立一等功的1人、二等功的2人、三等功的15人” “我们中队有这么多人立功受奖了啊!什么时候我的名字也能上到荣誉榜上,我这兵当得就值了!” “要想立功啊,你可得使狠劲、下功夫。” “是,那我就先定它一个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干!”看着荣誉榜前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该支队诏安中队指导员李韩芝感慨地说道,中队官兵看了荣誉榜倍受鼓舞,纷纷表示下一步要苦练本领,争取取得荣誉,让自己的名字也能登上荣誉榜。
        “目前,除两个单位因迁建待建外,荣誉墙建设完成率已达到100%。”该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袁海刚介绍,他们积极发挥荣誉墙铸魂育人作用,让红色基因、优良传统融入官兵日常工作生活,营造时时受教育、处处有滋养的浓厚氛围,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官兵投身新时代强军兴军实践的激情动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