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刮掉一架敌机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后勤部第三分部九团五连油料员孟宪国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1950年12月上旬,我团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当时,我五连虽说不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线,但我同样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于是,我时常激励自己,要认真做好后勤工作,争取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入朝近半年后,发生的一件汽车“击落”敌机的事件,真是大快人心。事情发生后,我连一排二班副班长协同司机助手返回连队向马昆连长汇报,说他驾驶的汽车“擒获”了美军的飞机。当时,连长和李国安副连长听了后直犯嘀咕,都疑惑地表示,这可能吗?为辨真伪,李国安副连长亲自驾驶汽车前往“出事”地点——新溪公路。来到事发现场,李国安副连长亲眼目睹汽车和飞机的残骸。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晚,我连一排二班副班长驾驶的汽车上装载着满满一车被服,由于被服的质地较轻,装得高过汽车大箱板一大截,用缆绳捆绑得扎扎实实,打算运往某一大站。可当汽车行驶到新溪公路,适逢敌机封锁公路,敌机发现汽车后,不断对汽车进行俯冲扫射。在万般无奈之下,副班长和助手只好将汽车停在路边,下车躲避敌机扫射。当时,敌人仗着他们的空中优势,十分猖狂。可能是为了炫耀其精湛的飞行技术,在这黑漆漆的晚上,他们竟将飞机开得特别低,并发疯似地进行扫射。恰巧,当敌机掠过汽车上方时,竟被汽车捆绑被服的缆绳缠上。由于缆绳捆得很紧,敌机始终没有挣脱绳子,反而将汽车拖了好长一段距离。但是,飞机最终因负荷太重,失去平衡直直地坠向地面,最后只听到“轰”的一声——飞机爆炸了。就这样,汽车刮掉一架敌机,侵略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地堡变成了坟墓
1945年2月,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向硫磺岛纵深推进时,突然在西南火山锥形地带遭到日军大片地堡群强有力的阻击。尽管美军多次组织猛烈的炮击和强攻,但因日军地堡大都构筑在熔岩之下,十分坚固,而且明暗结合,配置巧妙,因而美军虽伤亡惨重,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面对这个难以逾越的天险,美军指挥官海军中将斯普鲁恩斯连忙召集各方面人士商议对策。这时负责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新奇的建议。他们认为,日军的连环地堡虽然坚固,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就是出入口非常狭小,如果用坦克改装的推土机携带混凝土,对地堡出入口实施“浇灌式”的封闭,不仅可以很快使地堡内的有生力量丧失战斗力,还可以大大减少炮弹的消耗。斯普鲁恩斯中将对这一新奇的设想连声叫绝!于是,按这一计划开始行动了。次日清早,听不到一声炮响,可是滩头却一片忙碌景象。大批水泥等建材被运送上岸,搅拌机也随之轰鸣。紧接着,许多坦克推土机推着成吨的混凝土向地堡驶去。还没等发愣的日军弄清是怎么回事,许多地堡的通道便被堵得严严实实。战争不仅是人力和物力的竞争,而且也是人的智谋的较量。美军采用这个简单易行的办法,便轻而易举地使180个地堡一下子变成了埋葬日军的坟墓。结果,上万吨炸弹无可奈何的地堡群,竟被几百吨水泥征服了。编外医生挽危局1943年7月8日,一艘经过改装的德国“Ⅶ”型潜艇驶出了布勒斯特,潜艇上载有67名乘员,其中有一位外科医生普法芬格尔博士,临时跟随潜艇担任救护工作,可以说,他是一名编外人员。这艘由格茨·冯·哈特曼海军上尉指挥的“U- 441”潜艇,拆除了88毫米口径甲板炮,在指挥室的前后,新安装了两座炮台,炮台上配有2门四联装20毫米机关炮和1门单管37毫米半自动高射炮,组成较为强大的对空火力。12日下午,英军发现了这个在大西洋巡弋的目标,于是派出3架“勇士”式战斗机猛扑过去,用机关炮对准潜艇进行轮番扫射。当时,冯·哈特曼上尉理应采取紧急下潜的方法躲避攻击,但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武器威力,则命令潜艇直接与飞机对射。可是艇上火力那里是飞机的对手。顿时,弹片横飞,炮火击中了潜艇指挥室和炮台,十多名德国水手被打死,哈特曼上尉身负重伤,艇上火力也瘫痪了。见此情景,身穿白大褂的普法芬格尔博士立即挺身而出,镇定自若地组织水兵们把伤员们转移到艇内,然后,指挥潜艇迅速下潜。冒着英国飞机的猛烈炮火,这位编外军医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主动挑起指挥全艇的重担。经过他和水手们的拼死努力,失去防御能力的潜艇终于安全地返回了基地。舆论诱来大军
1805年,正当拿破仑的法军军队在莱茵河前线虎视眈眈,却苦于找不到对奥、俄军队下手机会的时候,突然从巴黎传来了爆炸性新闻:法国政局出现动荡,各地动乱此起彼伏。诸家报纸纷纷出现了“专刊”、“号外”,接二连三地详细报道这一势态发展的消息,如学生罢课,工厂停工,巴黎群众涌上街头示威游行,以及警察同群众发生了流血冲突等等。奥军不仅风闻巴黎动乱的消息,而且还从截获的法军信件内发现这一动乱已使法军军心浮动。时刻都在注视着敌情变化的奥军统帅马克认为,拿破仑此时决不会坐视国内危机于不顾,肯定暗中已从莱茵河前线调走了他的军队。于是,他立即挥师追击法军。可是追着追着,马克惊恐地发现不知在什么时候,他的两翼和后方已布满了法国的精锐部队。他的人马巳被拿破仑的名将——缪拉特统帅的部队包围在乌尔姆了。原来,拿破仑为了诱歼奥、俄军队,特令法国报界群起制造出了国内动乱的舆论,果然使马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这样,奥军最精锐的师团当了法军的俘虏。神秘事件
1906年某月的一天,一队骑兵威风凛凛地从远处赶来,个个身上穿着崭新的军服,脚上的皮靴擦得明光闪亮。这是一支沙皇最宠爱的骑兵部队,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屡建功勋。这天,他们正赶往彼得堡,准备接受沙皇的检阅。当他们耀武扬威地来到彼得堡封塔河上爱纪毕特大桥桥头时,骑兵队指挥官看见路边不少群众在注视着他们。为了炫耀部队的威风,他下令立定,整理军装,拔出战刀,举在胸前,正步行进。训练有素的马队整齐地迈开正步踏上爱纪毕特大桥。正当骑兵行进到大桥中间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整座大桥腾空跃起3米多高,接着“咔嚓嚓”地一阵断裂声,大桥解体落入河水中。神气十足的马队骑兵们,连“妈”也没顾得喊一声,就连人带马掉进了河里,被河水吞没了。这支最受宠的骑兵突然遇难,使沙皇大为震惊。他坚信有人从中捣鬼破坏,于是下令陆军大臣在三个月内破获此案,否则重罚。陆军大臣连夜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仍然一筹莫展。他急得坐卧不安,整天难得见他有舒展眉头的时候。在陆军大臣毫无办法之时,一位科学家帮他揭开了大桥突然断裂这一“神秘事件”的内幕:骑兵以整齐的步伐在桥面上行进,导致与大桥发生了共振,向上和向下的振动幅度愈来愈大,最终酿成大桥坍塌的惨祸。世界上唯一的自行车部队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上有导弹部队、潜艇部队、坦克部队、空降兵部队、航空部队、工程兵部队……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支人数众多的特别部队——“自行车部队”时,一定有不少人不大相信。事实上,在瑞士这个极富有的钟表王国,就一直保持着一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行车部队。1988年,瑞士国防部作出决定,拿出1000万瑞士法郎用于研究最新式的现代化的作战自行车,为三个团共3300人的自行车部队更新装备。这支“特殊部队”部署在康斯坦茨湖和日内瓦湖之间的平原地区,执行着神圣的保卫祖国的任务。瑞士军官们坚信,自行车部队行动敏捷,战争中来去自如,又不容易暴露目标,而且不用燃料,受地形条件限制小,能迅速穿过崎岖不平的山路,遇到敌人的飞机轰炸时,能迅速散开,使敌机找不到目标。自行车部队里的士兵都是自愿兵。军方从大量的报名者中精选少数人入伍,要求应征者身体素质必须达到运动员标准。这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行车部队,训练非常艰苦。每天每个人必须带着80公斤重的装备,行车200多公里,不管气候如何恶劣,都要坚持进行这样的训练。在瑞士的国防建设中,这支自行车部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版文章均据沈鹤翔《战海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