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美重提钓鱼岛的用意

  • 沈红辉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在与日本首相菅义伟首次通电话时,称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官方和舆论对此大肆宣传,声称美国将继续对华强硬。
        日本专家认为,菅义伟政府试图借助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国施压,并以此作为外交政绩。拜登在当选后的政策安排上有求于日本,因此满足了日本的要求。不过,拜登的这一表述只是确认了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的官方立场,美军实际介入钓鱼岛的可能性并不大。
    美国送去“定心丸”?
        近来,日本和美国通过多种方式确认美国对钓鱼岛承担防卫义务。
        先是在11月12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和美国当选总统拜登的电话会谈中,拜登明确表示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菅义伟在会后亲自向媒体公布了这一内容。日方还宣称是拜登主动提及了钓鱼岛。不过,拜登方面公布的英文会谈纪要中,并未出现钓鱼岛一词,只是提及《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相比日方大张旗鼓地对外炒作拜登的承诺,拜登方面在表述中只是一笔带过。
        两天后,日美再次提及钓鱼岛和《美日安保条约》。在11月14日举行的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和美国代理国防部长米勒的电话会谈中,双方再次确认《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规定,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这一表述尽管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钓鱼岛需要处于日本施政权控制下,同时美国出兵需要经过美国宪法程序,但日本一直将这个条款对外宣称为美方无条件对钓鱼岛承担防卫义务。
        美国从未承认钓鱼岛主权归属,但承认钓鱼岛处于日本的施政权控制之下。
        第一位明确表示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对象的美国总统是奥巴马。拜登作为奥巴马政府的副总统,深度参与了奥巴马时期的外交政策制定。安倍和特朗普会谈的多次联合声明,也都提及了钓鱼岛适用此条约。由此可见,拜登重提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对象并不令人意外,也并不意味着美国调整对钓鱼岛的政策。但日本官方和舆论对此却很亢奋,宣称这是日本外交取得的一大成果。比如《日本经济新闻》称,拜登如此早地提及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实属罕见,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美国不会放松对华施压的讯息。
        日本官方和媒体都宣称是拜登主动提及了钓鱼岛,并称拜登试图通过及时满足日方的要求来拉拢菅义伟政权。但有日本高官对日本媒体透露称,是日本在事前沟通中要求拜登提钓鱼岛。这名高官称,拜登确认当选后与各国领导人通电话,拜登将与欧洲国家领导人的通话集中安排在11月11日,与亚洲各国领导人的通话安排在11月12日。日方以要求拜登提钓鱼岛为交换条件,换取日本答应这一日程安排。
    各怀鬼胎
        那么,日美提及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各有什么目的?
        从日本方面看,日本舆论近年来大肆将中国在钓鱼岛领海巡航活动炒作为“入侵行为”,并称日本海警应对能力吃紧。2012年,日本官方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对钓鱼岛海域实施巡航宣示主权。据《日本经济新闻》统计,2012年年底,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数量为约50艘,中国公务船(千吨级以上)为40艘。到2019年年底,日本为66艘,而中国公务船已经增加至130艘,是日本的近两倍。负责日本海上保安厅钓鱼岛巡逻的工作人员声称,在钓鱼岛海域,日方处于被动,陷入了一场消耗战。可以说,中国已实际上打破了日方对钓鱼岛的控制。
        日本这次急于向拜登确认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意在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威慑中国。日本的另一目的在于,菅义伟新政权试图早日拿出外交政绩。菅义伟一直主管内政事务,外交建树少。这次在与拜登的会谈中确认钓鱼岛问题,对菅义伟而言是个外交成果。
        拜登一方则有两个目的。日本《产经新闻》特别记者田村秀男分析指出:一是特朗普仍未承认败选,拜登需要在国际社会酝酿自己就是下一任总统的氛围,来迫使特朗普放弃抗争。在这种情况下,口头上用一些承诺来拉拢日本是自然之举,而且承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名义上就是对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一贯官方立场的一种重申。
        二是拜登上台后势必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日本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承购方,拜登需要日本配合,以维持美国金融市场稳定。
    美军不会轻易介入钓鱼岛
        尽管日本官方和主流媒体都宣称拜登的承诺给日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不少日本专家都认为,若钓鱼岛海域真的发生战事,美军介入的可能性比较低。一些驻日美军官员称,日方一直在钓鱼岛问题上试图依赖美军,但若真的发生冲突,首先应该由日本自己来,这是常识。
        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前局长孙崎享分析指出,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原文中可以看出,美军介入钓鱼岛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钓鱼岛处于日本的施政权下,二是要经过美国国会同意。美国官方从未承认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如果中国出兵控制钓鱼岛,那么施政权就将是中方的,届时就不适用第五条了。
        相比北约的条款,《美日安保条约》的限制很多。北约的条款称如果盟国受到武力攻击,就应该立即行使武力。而《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规定,美国政府要依据宪法寻求国会同意。这就为美国在钓鱼岛冲突中如何行事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据《环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