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沁涵
70多年余恨难平的韩国慰安妇,一直以来都未放弃对日声讨,索赔之路异常艰难。日本政府坚持认为“慰安妇问题已得到解决”,无法接受韩国方面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追究。这一历史问题成为日韩上空难以消散的阴霾,1月8日韩国法院的一纸判决给两国关系再添波澜。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月8日就韩籍慰安妇受害者对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赔诉讼进行一审宣判,判处日本政府向慰安妇受害者每人赔偿1亿韩元(约合59万元人民币)。
“(日本政府)绝不接受。”日本首相菅义伟的回复应声而来,以“国家主权豁免”为由拒绝应诉。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8日的记者会上说,日方不会服从韩国法院的判决,根据1965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包括“慰安妇”问题在内的赔偿请求权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对于判决深表遗憾”。
慰安妇受害者7年索赔之路
此案要追溯至2013年夏天,裴春姬等12名慰安妇受害者向韩国法院提出民事调解申请,称日本政府在二战时期诱骗或强迫她们充当慰安妇,要求日方向受害者每人支付1亿韩元的精神赔偿金。
日本方面拒绝民事调解,在原告要求下,2016年1月该民事调解转为诉讼,被移送法院进行正式审理。日方仍然拒绝接受诉讼文书,韩国法院为推进审理程序,将诉讼文书在网络上发布(在公示一定时间后即视为送达),并于去年4月举行了第一次听证会。
开审后,日本政府以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豁免为由,要求驳回起诉,而原告主张可以追究日方的赔偿责任。
从慰安妇受害者提出索赔到法院判决,前后历时约7年。据韩联社报道,首尔中央法院1月8日表示,综合多种证据资料和法庭辩论,认定被告(日本政府)有非法行为,原告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身心创伤却未能得到应有赔偿,认为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失赔偿金额合理,支持原告诉求。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方拒不应诉主要有三个理由,其一是基于“国家主权豁免”原则;其二是根据1965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日方认为慰安妇问题已得到“完全且最终的解决”;其三,2015年日韩政府已就慰安妇赔偿与道歉达成协议。
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世界研究所主任东乡和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从道义上来说,日本需要承担一些责任,但是从法律层面来看,韩国无权宣称日方有罪。如果韩国法院试图没收日方财产来履行判决,“韩国和日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
日韩之间解不开的结
日韩两国就慰安妇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这是横亘在两国关系改善道路上的一大难题。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上台后,一再敦促日本正视真相,向受害者真心道歉,而日方并无让步之意。
据韩国MBC电视台报道,朴槿惠就任韩国总统之初,曾强烈批判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并将“慰安妇”问题作为韩日首脑会谈的前提条件。那时,美国以协调者的角色推动日韩之间达成慰安妇问题协议。
由此,朴槿惠政府的立场发生重要转变,两国政府于2015年12月28日“闪电式”签署《韩日慰安妇协议》,双方同意“最终和不可逆转地”解决慰安妇问题。
按照协议,日本承认在“慰安妇”问题上负有责任,并向韩国政府主导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出资10亿日元,但日方否认这笔钱是对慰安妇受害人的补偿。日本政府也拒绝就慰安妇问题承担法律责任,也拒绝提供“国家赔偿”。该协议在韩国社会引发强烈不满。
韩联社分析指出,韩国政府当时签署这份协议实际上是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美方的目的是通过调解韩日矛盾来强化美日韩同盟,这一点在韩国已是“公开的秘密”。
文在寅2017年就任总统后,对慰安妇问题进行重新审视,韩国外交部工作小组对《韩日慰安妇协议》调查时发现,协议存在“非公开内容”,包括韩方承诺将与有关团体协商解决韩国国内“慰安妇”少女像等,一度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
文在寅在2017年底明确表明,协议解决不了慰安妇问题,将制定后续措施。
日方原以为2015年的协议已了结慰安妇争议,没有料到韩国重新追究。2018年年初,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直言:“无法接受(韩方的后续措施)”,敦促韩国继续履行协议。
如今日本首相已换人,立场仍然强硬,菅义伟1月8日表示,不接受韩国法院的裁决。
日本静冈县立大学教授奥茴秀树对NHK表示,此次慰安妇索赔案的裁决下达后,韩方可能会扣押日本在韩财产,这将迫使日本采取对应措施,如此一来日韩关系恐陷入严重危机。“从长期来看,日韩关系不仅是两国之间的事情,从亚太地区的稳定来看也需要保持良好关系,而不应该放任现状。”(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