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心武 寇政华
“低头玩手机的人少了,读书看报听音乐的人多了,闷闷不乐、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多了……”这是武警黑龙江总队牡丹江支队绥芬河中队建设“智慧文化军营”后带来的新变化。
自武警部队“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工程全面启动以来,武警黑龙江总队牡丹江支队绥芬河中队整合驻地资源优势,赋能“智慧文化军营”建设,让新时代数字化军营“如虎添翼”。
绥芬河中队地处偏远的中俄边境,“借乘东风”全力打造了集数字化理念、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活动、数字化资源为一体的新时代“智慧文化军营”,建成了现代化数字图书室、智慧文化馆、朗读亭等全新设施,为官兵搭建了极大调动大家读书学习的热情,让东北边疆的军营焕发出蓬勃生机。
走进中队数字图书室,只见官兵们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器,沉浸在“阅读的海洋”里。该图书室犹如一座“电子图书宝库”,藏书种类涵盖历史军事、小说传记、文学艺术等,足以满足青年官兵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新开通的云端分享等功能,实现了数字图书公共资源的共享,使阅读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军营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
如今,中队结合“读书、娱乐、健身”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倡导官兵放下手机,“码”上读书。“自从建起了中队有了数字图书室,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即时信息,尽情地在电子书海徜徉。”战士马文涛喜笑颜开地说。
“哇塞!简直不要太刺激!”逼真的模拟环境、全景代入的视觉冲击,第一人称的飞行体验……实景太空VR体感机让官兵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无比震撼,身心放松,倍感愉悦。集唱、录、互联网分享为一体的迷你唱吧,成为了官兵业余生活的热门“打卡地”。朗读亭里,战士们声情并茂地“数字”家书,让驻守边关的官兵将思念和牵挂无限拉长,也把军人的家国情怀诠释得淋漓尽致。
“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工程让“智慧型军营”得到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助推了军营信息化的发展。如今在中国一个个边关哨所间拔地而起的科技场馆,不仅成为无数边防官兵在赓续红色传统中筑起的精神高地,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履行使命任务的坚强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