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凝
1896年12月10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当时,他留下3158.72万瑞典克朗(约合当今人民币13.67亿元)用于诺贝尔奖的运行。
奖金加上运营费用,资产消耗了100多年,到2019年年底,诺贝尔基金会居然还有市值49亿瑞典克朗(约合37.3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资本,相比成立时,资产增值了许多倍。
事实上,诺贝尔奖的奖金曾经差一点儿就被“花光”了。
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基金只能投资“安全证券”,如银行存款和债券,导致产生的利息都跑不赢通胀。再加上战争、政府加税等因素,基金会的钱越来越少。在1901年以后的大部分年份里,诺奖的金额都只有第一年的30%~40%。
重大转折点出现在1953年,当年有免除税等利好,基金会还被瑞典政府批准,可以自由地投资股市和不动产领域,以及发行债券和进行有抵押贷款,诺贝尔奖的奖金金额终于在1991年出现扭转。
当年,诺贝尔奖的奖金额达到600万瑞典克朗(约合683万元人民币),在时隔90年后,第一次恢复到与第一笔奖金基本持平。
此后,诺贝尔奖奖金日渐丰厚,一直保持着每年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19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标准。(据《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