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浩 刘金浩
荣誉室承载着一个中队的光荣历史,延续着历代官兵的红色血脉,是新兵同志汲取政治营养、历史启迪和精神动力的源泉,为使内涵精神转化的动力落在服务备战打仗上,使“源泉”变“活水”,武警天津总队执勤二支队某中队将荣誉搬出“荣誉室”,让“传家宝”亮相训练场。
老式纠察头盔——
映射初心的“启明星”
“这顶纠察头盔已经有17年‘兵龄’了,曾伴随官兵圆满完成过各项任务,在人头攒动的街面上,只要它一出现,就会令军容不整者畏而退步,检视自身形象并自觉维护好军容风纪,虽然现在有了功能更全的新式头盔,但它却传承着‘展纠察尖兵雄威,扬文明之师风采’的队魂,彰显着‘监督是职责,服务是本质’的初心,要求我们做到依法执勤、文明执勤、正规执勤。”新兵排排长陈琦介绍道。
新兵们手捧头盔探讨着,仿佛手中的实物将他们带进日后的执勤环境,昂首挺胸的走在街面上维护外出武警官兵的军容风纪,成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铁拳头!
双色指挥旗——
履行使命的“接力棒”
“旗语指挥动作是纠察兵必备的执勤技能,开展训练时为使肌肉形成记忆提高动作标准,通常一个姿势就要定型半小时以上,这些旗棍上坑坑洼洼的痕迹就是老兵们定型到极限摔在地上形成的,而指挥旗上的斑点则是老兵在骄阳下刻苦训练和担负任务时滴落的汗水,你们手上拿的可是历代官兵履行使命的‘接力棒’啊!”训练间隙,班长肖晨豪向官兵讲述了指挥旗背后的故事。
只有接受严格刻苦的训练,浇灌辛勤付出的汗水,夯基础、练本领,才能担当起维护官兵军容风纪的重任,新同志们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幅旗,更是一个中队的传承和希望。
获奖锦旗——
激励前行的“催化剂”
“同志们,这是中队参加队列会操荣获第一名得到的锦旗,已经在荣誉室悬挂了8年,是老兵们用扎实的军姿一秒秒站出来的,用铿锵的正步一步步踢出来的,在寒风中冻坏双手、烈日下湿透衣背才为中队换取的荣誉,现在训练条件好了许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锦旗挂进荣誉室!”
新兵们怀揣崇高理想携笔从戎,励志建功军营,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进取意识,绝不能好高骛远、空谈志向,只有树立小目标、练实基本功,才能在日后各项比武竞赛中脱颖而出。
该中队指导员杨文浩表示,《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指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创新方式方法让传家宝亮相训练场,把队史摆在官兵面前,让荣誉走进官兵心里,通过实物、实景、实感让光荣队史教育开展更具鲜活力和感染力,达到汲取营养、转化动力的效果,助力新兵在“第二适应期”平稳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