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与美代理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已经签署了两国关于在2021年部署联合航母战斗群的声明。
据媒体报道,该编队以英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为核心,并编入美军部分部队。美军部队包括海军“沙利文兄弟”号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及装备F-35B战机的海军陆战队第211战斗攻击中队。
有分析认为,英美组建联合航母编队,可以满足双方不同的战略需求——英国可以补齐海军舰载机不足的短板,美国也可借重英国,加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力,可谓“双赢”。
英国借“机”使用
美英成立以英国航母为核心的联合航母战斗群,主要原因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暂时没有足够数量的舰载机可使用。作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于2017年12月正式服役,设计搭载各型固定翼及直升机40架。但从服役起,该航母就一直面临无固定翼舰载机可用的窘境,一度沦为“直升机航母”。
因为一直没有配备专门的舰载机联队,“伊丽莎白女王”号在训练或执行任务时,只能临时从其他国家“借”战机使用。该航母首次进行舰载机试验时,所用的就是借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机。直到2020年10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交付首批4架F-35B战机,才算是初步解决了该航母有舰无“机”的问题。后来,英国又陆续接收了14架,使航母所搭载的F-35B战机达到了18架。
但18架舰载机也显然无法满足航母战备和训练需要。因此,早在2019年5月,美国国防部就宣布,海军陆战队的1个F-35B战机中队将部署在英国航母上。正是因为有了舰载机的保证,英国军方才在当年9月宣布,将于2021年把以“伊丽莎白女王”号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投入到大洋战备巡逻中。今年1月,英美两国防长签署的联合声明,实际上就是为了落实之前的两国约定,为美军F-35B战机中队部署“伊丽莎白女王”号铺平道路。
服务亚太战略
就近期意图而言,英美组建联合航母舰队旨在服务两国的亚太战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之后的变体即所谓“印太战略”众所周知,其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部署是美军强化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关键环节之一。联合编队的核心虽是英国航母,但航母编队最重要的“打击拳头”却是美军舰载机中队,这显然有利于美国强化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对于英国而言,部署航母于亚太,不仅可为美国“印太战略”尽“绵薄之力”,更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亚太战略。早在2011年,英国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在出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讨会时就表示,英国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战略利益,欲推行“英国版亚太再平衡”战略。2015年,英国成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大国。但与此同时,其也不断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投入和军事合作,加强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合作,严密关注朝鲜核问题和半岛局势的演进。英国还通过外长和防长“2+2”会谈等机制,积极提升与日本和澳大利亚防务合作水平。
2020年11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网络讲话中宣称,将在2021年向印度洋、中东和地中海等海域派遣“伊丽莎白女王”号及其所属的航母战斗群,并强调该航母可以和美日海上军事力量一起演习。
夯实联盟基础
自冷战时期起,联盟战略就是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支柱之一。美国的联盟战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其中军事同盟是重中之重。
英美组建联合航母战斗群,有助于提升两国联军作战能力,同时也可为美国与其他盟国采取类似联合部署方式积累经验。虽然美军与盟国军队的联演联训早就形成制度,但将美军战机较长时间部署于盟军航母,并由盟军指挥,尚属首次。
在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联盟中,英国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美国与大西洋彼岸盟友沟通的重要纽带。“脱欧”后,英国对欧洲的影响力显然无法与“脱欧”前相比。而通过组建联合航母战斗群的方式,与英国进一步密切军事合作关系,有利于提升英国在北约中的地位。
如果说欧盟是跨大西洋联盟中重要的政治经济构件,那么北约就是联盟中重要的军事安全构件。通过提升英国在军事安全构件中的地位,将能够对因英国在政治经济构件中地位下降给美国联盟战略造成的损失得到补偿。而英国也只有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关系,方能在与欧盟对话时拥有更多话语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军亦造成不小的影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上力量的美军,居然一度在亚太没有航母可部署。此次英国出航母、美国出舰载机的联合组队,虽然直接目的是为解英军燃眉之急,但同时也可为未来解美国全球霸权之“急”做准备。未来,美国联合盟友以更加灵活的军事力量部署方式弥补实力上的不足,或许此次只是一个开始。(据《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