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你,真幸福!

  • ■ 郝立杰

        在护理这个平凡艰辛的岗位上,联勤保障部队第943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王海云十九年如一日,打针发药、抢救护理,虽脏虽累,始终一丝不苟。是什么让她坚定前进?

        “护理有难题,就找王大姐”。在大家眼中,王海云不仅是护士长,更像一位邻家大姐。和王海云同为护士长的李凤鸣告诉笔者,王姐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魅力,有她在,患者眼中就有一种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也时刻被感染和感动,坚定前行,无怨无悔。
        “红柳,戈壁滩上稀有的植物。它扎根大漠,不惧风沙,与艰苦为伴、与困难前行,勇敢展示自己的美丽!自己将同它一样,让青春镌刻在大漠戈壁,矢志追逐梦想,绽放绚丽光彩。”这是王海云写在笔记本中送给自己的一段话。
        “王大姐,谢谢您当初的耐心开导和细心护理,祝您节日快乐!”每逢节假日,王海云都会收到很多问候祝福信息,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刻!看到战士小刘手捧奖状英姿飒爽的图片,她很欣慰,眼眶里闪出了幸福和成功的泪花。
        小刘因患重病入院治疗时万念俱灰,还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医病先医心”,看着日渐消沉憔悴的他,王海云主动跟进开导,从疾病原理和健康生活角度和他倾心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小刘逐步转变,心情开朗了,病情也有所好转,出院后就第一时间重返训练场,这次因训练成绩突出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作为有着二十多年军龄的老兵,王海云一直冲锋在医疗一线。2014年,她主动请缨担任第17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护士长,在时局动荡、疾病横行的异国他乡救治患者长达八个多月。新冠肺炎疫情中,她“逆行”一线,一直坚守在感染风险最大的导管护理岗位,至今还记得在火神山医院红区为一名老年患者护理口腔时的情景,患者突然咳嗽不止、脸色发青,呼吸愈发困难,她顾不上被病毒感染的危险,迅速用吸痰管将口腔内的大量分泌物吸出,马上为患者翻身扣背,动作娴熟、恰到好处,老人很快恢复正常呼吸,最终化险为夷。这样的“紧急集合”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王海云和同事们都能从容面对,经她们护理的患者无一人因护理不当而引发感染加重病情。
        从事护理工作开始,王海云用精细、耐心、爱心诠释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某部李排长训练时受伤,随后到该院检查,发现病情还很重,在住院后情绪异常低落,动不动就冲护士发脾气。王海云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承担他的护理工作,逐步开导,持续的嘘寒问暖和轻柔安慰,慢慢打开了他的心扉,原来他快要结婚,担心自己受伤会影响以后的生活,所以特别悲观和绝望。她即刻找来主管医生,帮他分析病情,使他了解病症和疗效,并让他要配合治疗,经过手术和休养,李排长康复出院后不久,就与未婚妻走入婚姻殿堂,小两口利用度蜜月时间来医院专门感谢王海云和其他医护人员,将喜糖送到他们手中。
        王海云在年轻患者口中是“王大姐”,在老年患者眼里就是“好女儿”。老年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难点。一次,一名退休老干部因重病住进王海云所在病房,家属出于关心对护理人员能否照料好老人家疑心重重,经常在一旁“监视”。当看到王海云给老人翻身捶背时那动作比家人还轻柔、为老人护理照料时那心比儿女还要细后,家属们都发自内心地感激感动。如今,早已泛黄的“医患连心桥”记录本上,还留着患者家属当时的感激之言。
        有一位康复的患者退伍后一直怀念王护士长对他的恩情,有一次出差时路过医院,要当面感谢王海云,留下一封信和现金,王海云拒绝现金,一直珍藏着信,对她来说,那种感激之情和被肯定的态度比任何事物都重要。她说:“能用事业的追求和责任的担当,让一位又一位患者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工作之余,王海云还自学心理学,逐步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方法技巧,并与护理工作相结合,总结形成了微笑式护理、互动式护理、阳光式抚慰等一整套护理工作方法。两年前,某部战士因性格内向导致恋爱受挫想不开,患上抑郁症,拒绝和他人交流,对人生失去了信心。王海云从称呼入手,耐心细致科学对他进行心理干预疏导,帮他驱除灰色心魔,重新树立信心,半年后康复出院。如今他已退伍并且结婚生子,向护士长寄来全家福表示感谢。
        被需要的压力和爱的动力,会促使人向前进步,为了不断提高护理技术,王海云一直注重学习,时刻关注护理学发展动态。科里引进新设备,她第一个学会,不明白就向专家请教,看不懂英文就查字典,她结合工作撰写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各大学术期刊,为医院开展重症监护护理专业建设提出二十多条建议。
        护理工作就是细致认真,说到认真,她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对科里护士更是如此,如果哪名护士工作不认真,她会及时拉下脸“训”。记得刚当护士长不久,一次下班的时间快到了,有名护士像往常那样,忙着洗手,脱工作服,等待交班,她当场就问,如果这会突然要抢救病人,你怎么办?那位护士无言以对;她接着说,作为护士,要随时准备抢救病人,作为军队医院的护士,要保持临战状态,还没交班,怎么能脱工作服?在她的“训”服下,这位护士立即自觉穿上工作服。就是这一次次的“训”,一名名护士成长了,成熟了,技能更精了。
        十九年过去了,以平凡的坚守创造了不平凡,被甘肃省表彰为“优秀护理管理者”、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火神山医院嘉奖1次,荣誉背后凝聚了她对患者真情的付出:用爱心点燃患者的希望、用耐心赢得患者的信任、用细心驱散患者的阴霾、用责任心带来了患者的康复,也回答了她的初心:只要用心负责,任何岗位都能建功立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