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成为首富意味着什么

  • 冯寅杰

        今年年初,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个人净资产1950亿美元,超越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成为新晋世界首富。中外互联网上一片欢腾,但当事人却淡定地发了一条推特:好吧,回去继续工作了,可以说是非常“凡尔赛”了。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有过八位世界首富(包含马斯克在内)。如果不考虑那些只是昙花一现的首富,诸如上个世纪日本极盛时期的那两位和墨西哥电信巨头,以及ZARA母公司Inditex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只当了两天的世界首富),剩下的四位美国人则在这个榜单上保持了足够的耐力。他们分别是巴菲特、比尔·盖茨、贝索斯和马斯克,其中,仅盖茨一人就“霸屏”18年之久。
        如果不以首富们“乏味”的金钱数目作讨论,我们或许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窥探时代的滚滚洪流究竟流向哪里。
        在巴菲特以“股神”声名享誉世界的上个世纪后期,美国以其世界第一的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傲视全球,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的金融资本市场哺育了整个华尔街。19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发生科技股灾时,人们发现岿然不动的巴菲特手中所持的股票,一直都是像可口可乐这样的“老牌”。所以,当比尔·盖茨携其Windows操作系统成为个人电脑时代的霸主时,传统富人和新贵阶层也进行了那场著名且深切的餐会,留下了诸如巴菲特使用优惠券埋单的吐槽。
        在贝索斯慢慢取代盖茨成为新财富首领的近十年是个人消费主义盛行、欲望凌驾一切的一段时期,人们的乐观情绪充斥着各个角落,亚马逊、淘宝、京东,甚至拼多多……直到疫情来临。
        财富的不断增长是一位企业家成功最好的证明与褒奖,不过马斯克和同处硅谷的上一代明星企业家有许多不同。他是社交媒体达人,善于利用媒体制造声量,重视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发文说:“我是真的想问问大家,究竟应该怎么花掉这些钱。把钱花在真正有用的地方……欢迎大家集思广益,告诉我一些花钱的办法……”他甚至还声称,因为自己拥有整个汽车制造产业百分二十的股份,希望可以为改善地球环境做贡献。
        同时,他还计划在火星上建造城市,“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用一半的钱改善地球自然环境,剩下的钱则用来在火星上建造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这样一来,如果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话,我们就不会像恐龙一样毁灭,而可以移居到火星上。”他说2050年要送100万个人上火星,许多人趋之若鹜地提前交了费。
        马斯克对人类殖民火星的好奇与探索,可能如电影《火星救援》里那般,迸发人类求生的本能与智慧;他在SpaceX的历次航天器发射失败后露出的鬼脸,让人想起电影《星际穿越》中主人公反复求索的片段;他关于人工智能可能给全体人类带来危害的担忧与告诫,对宇宙星辰大海,人类将去往何处的好奇,仿佛电影《异形·契约》开篇韦兰德与机器人大卫的对话那么深沉。
        当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时,总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带领队伍前行,去寻找光亮。
        不过倒也不用神化这位大男孩,他的梦想可能90%的中国孩子也曾有过,而在他实现这些梦想、积累财富之前,也做了大部分商人们都做过的事。但如果抛开这些在商言商的面目不谈,我们仅仅以人类前进的方向与目标而言,马斯克个人的意义则确实已经远远超越了商业本身。(据《南方人物周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