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代机到底应该怎么搞,日本有答案吗

  • 朱江明

        近日,《福布斯》网站报道称,美国的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都向日本提交了方案,共同研发日本的第六代F-X战斗机。日本宣布该战斗机将采用隐身设计,并且与已经引进的F-35战机形成互补,更为专注于对空作战,而F-35则是具备多用途的空对空和空对地多功能战机。
        为了满足空战优先的设计理念,日本的第六代战机计划中要求能够指挥三架左右的无人机协同空战,并且要配备装备了最新冲压发动机和高精度雷达导引头的新一代空对空导弹。
        尽管这款战机是以空战为主,但仍旧要求战机必须能够搭载美日最新研发的对海和对陆制导武器,包括美国海军、空军装备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増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ER)和尚在研发阶段的高超音速空对地武器。
        由于这款战机要求主要承包商必须为日本本土企业,因此三菱重工再次成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企业,毕竟上一代日本自主研发和生产的F-2战机就是三菱重工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合作的产物。三菱现在也是亚洲地区F-35战机的后勤支援企业,负责亚太区美国、日本及其他盟友F-35战机的检修保养业务,可以说隐形战机运营经验丰富。
        媒体报道还称,日本第六代战机的合同价值高达480亿美元,这将是日本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单个战斗机研发计划,上一代F-2战机最初设定的项目总体经费仅为23亿美元,最终总花费为100亿美元左右,超出预算四五倍。这次六代机研发仅初始预算就远超上一代战机的总消费,最终成交价格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武器装备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贵肯定有贵的道理,超支更是家常便饭。那么第六代战机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投入如此巨量的资金研发生产呢?
        尽管欧洲和日本都提出了自己的六代战机计划,但外界普遍对第六代战机的定义非常困惑。此前每一代战机的更新,都是人类科技和航空动力学的巨大进步所推动的,比如第五代战机的核心性能隐形、超音速巡航、超视距和超机动能力,使得战机比上一代具有碾压性的战斗力。美军的F-22战机在对抗演习中,经常出现以一当百的惊人战绩,而上一代战机无论如何升级都无法与之比肩。
        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公认的第六代战机标准,以日本这款计划中的F-X为例,除了强化无人机协同作战之外,暂时没有任何比五代战机新奇的设计要求。计划书中强调的隐形和超视距交战能力早就是五代战机的标配,甚至无人机协同能力通过升级现有的F-22或F-35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与日本的计划相比,英国的暴风战机计划似乎更有新意。除了与无人机配合作战之外,英国还打算让这款战机拥有一个人工智能副驾驶,让飞行员在战斗中更容易专注于作出战术决定而不是操作。此外,英国还提出要让战斗机更像一个大型穿戴式设备,飞行员配合全景式头盔显示系统,可以看穿座舱的任何方向,360度无死角地直接观察外部情况。同时,在技术的帮助下,飞行员还不会错失战术信息。
        尽管上述概念听起来很科幻,实际上却是F-35战机已经开始使用的技术,暴风战机只是加强了它们,让其更为智能化。由此看来,英国的第六代战机也不过是五代机的加强版,并非真正的革命性设计。
        当然,英国也提出暴风战机未来可能装备激光和电磁波武器,这是暴风项目听起来最为科幻的发展方向,然而,能否成功主要在于此类新概念武器的研发进度。尽管近年来激光和微波武器发展速度很快,但这两种新概念武器最大的问题在于防护成本非常低,比如,要防护现在最先进的激光炫目器,只需要配备一个价值20美元的防炫目护目镜即可,对手只要增加一定的防护预算就能免疫。我个人判断,此类武器未来恐怕对载人平台的威胁并不大,倒是对中小型无人机的战术价值比较高,可能会作为专门的反无人机武器使用,毕竟未来战场上无人机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显然,日本和英国的六代机项目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举措,只能说是根据自身战术需求和F-35系列战机不足之处改造出的增强版本。真正的第六代战机是什么,还未有定论。(据《南方人物周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