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沁涵
2022年韩国总统选举的前哨战已经打响,朝野双方明争暗斗,总统文在寅所在的执政党首战铩羽而归。韩国地方政府领导和议员再补选投票结果揭晓,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一举夺下首尔和釜山两大城市市长职位,并在大部分选区获得压倒性胜利。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吴世勋以57.5%的得票率当选首尔市市长,与其同党的朴亨埈以高出执政党候选人超过20个百分点的得票率当选釜山市市长。位于首尔的共同民主党办公楼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党鞭金太年脸色凝重,该党领导班子随即决定集体辞职,对补选失利的结果负责。韩国总统文在寅4月8日表示,将严肃接受国民问责。
过去5年,以共同民主党为代表的进步派,从总统大选到地方选举再到国会选举,连战皆捷。而此次补选,以国民力量党为代表的保守派异军突起,韩国民意突然“转向”。一年后,韩国是否会发生朝野易位?地方补选结果揭晓后,这个问题似乎又多了一份悬念。
狂飙的房价激起民怨
4月7日举行的韩国地方议员和地方政府领导再选和补选简称为“四七再补选”,共选出17名地方议员和4名地方政府领导人,其中首尔和釜山市长是最关键的两个职位,因为两个城市占据了该国1/4的人口,首尔市长更是被视为韩国仅次于总统的第二大民选官员。
之所以称为“补选”,是因为去年时任首尔市长朴元淳自杀身亡,而时任釜山市长吴巨敦引咎辞职,二人均为共同民主党出身,且均涉嫌性丑闻。
此次韩国执政党输掉的不仅是两个市长职位,或许还有民心。国民力量党领导人金钟仁称,“民众通过选举发泄了他们对政府的愤怒”。
距离“四七再补选”不到一个月之际,韩国国有企业土地住宅公社职员和国土交通部公务员投机“炒地”事件曝光,一些公务员利用开发地区的第一手消息而进行土地投资。此事引发轩然大波,警方联合特别搜查本部调查了100多人,国土交通部长官卞彰钦引咎辞职,文在寅3月的施政支持率降至35.5%,刷新执政以来的最低纪录。 “公职人员‘炒地’事件更多地是被韩国保守媒体炒作起来的,而关键在于背后首尔房价问题激起民怨,再加上新冠疫情造成压抑的社会氛围,民众对执政党的怨气更大。”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王箫轲说道。
根据最新报告,从2019年第四季度起的一年内,首尔平均房价上涨了22%,是亚洲所有城市中涨幅最大的。首尔试图将自己定位为亚洲第二金融中心,但许多首尔居民却发现自己被关在房地产市场的门外。
文在寅2017年上台以来,把“居者有其屋”作为重要施政目标,出台了20多项楼市调控政策,但始终难见显著成效。
“烛光政府”失去民心
牵动选票的当然不只是房价,还有不断上演的政坛闹剧和亲信丑闻。去年9月,文在寅不顾国会反对任命曹国为法务部长,而这位文在寅的亲信被曝利用公权帮女儿“学术造假”,许多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怒斥文在寅所说的“创造一个没有特权的世界”是谎言。文在寅上台时的核心承诺就是为所有韩国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曹国丑闻使这一承诺化为泡影,他在年轻人中的人气大幅下滑。曹国辞职后,继任者秋美爱涉嫌帮儿子在服兵役期间违规休假,再次引发舆论风暴,尽管此事得以澄清,但政府的公信力仍不可避免地受损。
2016年,文在寅上台时被称为“烛光政府”,执政4年来和民心越走越远。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李家成指出,执政党在“四七再补选”失利,民生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在于混乱政局,从青瓦台幕僚到部级长官,人事变动频繁,丑闻不断说明总统在任命之前考察不足。法检矛盾也闹得沸沸扬扬,方方面面激起民怨,汇集到一起就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在野党一定程度上是从人们对执政党的反感情绪中获益,国民力量党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国民力量党院内代表朱豪英8日在接受韩国广播节目采访时说,“人们把对执政者的愤怒转化成了对我们的支持”。《韩民族日报》分析指出,韩国年轻选民过去倾向于支持泛进步、共同民主党的观点,而在四七补选中投票倾向发生明显改变,18岁至39岁年龄段的许多人转而支持保守派候选人。
据《纽约时报》报道,韩国选情调查显示,支持吴世勋担任首尔市长的选民谈及原因时表示,他们并不认为国民力量党的候选人优于执政党候选人,而是因为他们想通过投票表达对文在寅政府的批评。
比起选举失败,巨大的票差似乎给青瓦台造成了更大打击。执政党的核心相关人士接受《中央日报》采访时表示,“以如此大的差距输掉首尔,意味着文在寅虽然拥有执政党占绝对优势的(国会)议席,以后仍将难以强行推动在野党反对的政策。”
明年大选谁能笑到最后
尽管“四七再补选”被称为2022年总统选举的前哨战,但距离大选仍有一年时间。如今,文在寅内政外交面临双重困境,除民生问题,对朝外交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起色。
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一些观察人士的分析称,文在寅政府可能将把明年的北京冬奥会视作对朝交流的最后机会,但这难免会涉及与美国方面的关系平衡,并不容易实现。在内政外交方面,主流观点认为文在寅不太可能大幅改变当前的政策基调。
“韩国的选民非常情绪化,这次执政党选举失利不意味着即将发生朝野交替。”王箫轲认为,如果文在寅政府能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在经济增长、民生问题及朝韩关系上有所作为并取得积极进展,共同民主党在下届总统大选中还是有把握的。
可以预见,从现在直至明年3月的韩国总统大选,朝野双方的竞争将愈演愈烈。(据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