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孟克
当下,印度正因第二波疫情迅猛暴发受到全球瞩目。然而,仅仅半个月前,占据着印媒前排版面的仍然是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和本地治里中央联邦区地方议会的选举。其中,西孟邦更是重中之重。多方舆论指责莫迪政府为了在西孟邦的选战,忽视、拖延了第二波疫情应对。然而,尽管投入巨大,印人党却在西孟邦选举中遭到了惨败:在西孟加拉邦全部292个竞选席位中,印人党在该邦的对手草根国大党(TMC)拿下了213个席位,而印人党只有77席。
莫迪一贯的执政思路都是通过炒作教派议题稳固政治支持,在此基础上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盘活经济,进而在收获企业界支持的同时创造出大量工作岗位,以此筑牢政治根基。然而,自2014年当选印度总理以来,莫迪试图在全国层面复制同样策略时却遭遇多方面掣肘,特别是他心心念念的经济改革迟迟难以全面推开。
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暴发,莫迪政府认为他终于等来了将系列改革措施 “和盘托出”的机会窗口。然而,随着莫迪政府改革措施的推进,事态并没有顺着其设想运行,莫迪和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在多个方向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莫迪政府发起了“征服”西孟加拉邦的“战役”。随着媒体炒作和印人党在这一区域投入的加大,西孟邦选战也逐渐被印度舆论视为“政治决战”。
莫迪-沙阿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西孟邦选战中投入了海量资源:高级领导人密集举行大型竞选集会、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承诺连番出炉,针对不同社群的政策细密编织,甚至还操纵选举委员会作出对印人党有利安排,并动用司法工具打击TMC领导人。
在选战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疫情却悄然蔓延,印度日增确诊病例从3月中旬的2万多例暴涨到4月初的10万例。莫迪政府却选择服务选战需要而拖延疫情应对。这主要是基于两点:第一,印人党在西孟邦缺乏头面人物,只有让莫迪、阿米特·沙阿等全国政治人物在西孟邦八轮投票的每一轮中都通过竞选集会充分露面才能增加其胜算;第二,承认疫情失控也会使印人党“莫迪率领印度走出疫情”的叙事大打折扣。4月15日,印度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而印人党仍在西孟邦发动大规模竞选集会。4月29日,印度新增病例37.9万例,孟买、德里等城市已经成为“人间炼狱”,莫迪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号召选民去投票。
然而,近乎耻辱性的失败显示,莫迪-沙阿彻底高估了印人党在西孟邦的政治力量。
现在看来,本次西孟邦选举与第二波疫情的暴发可以被视作是一个政治节点,“莫迪时代”的落幕或就此展开。
综合分析本轮邦选叠加第二波疫情的影响,首先,莫迪政府或因多方牵制而陷入“跛脚鸭”状态,将严重扰乱疫情抗击与经济复苏部署。考虑到印度的经济体量和在世界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这或给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抗击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其次,印度国内政治也可能重新回到“联盟政治”状态,2024年人民院选举后或出现一个松散的反对党联合政府。最后,政治困境或使印人党“退守”印地语区的核心地带,导致其更加“右倾化”和“世界印度教大会化”,莫迪政府在未来三年也可能出台更加激进的教派主义政策,增加国际和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