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据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4月21日投票通过了“2021战略竞争法案”,要求拜登政府采取与中国进行全面“战略竞争”政策。这是美国国会对抗中国的最新行动。那么,美国“2021战略竞争法案”与美国其它“涉华法案”相比有什么不同?面对美国不停地遏制打压,我们该如何应对?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就此进行了深入解析。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与美国国会以往通过的“涉华法案”不同,美国“2021战略竞争法案”要求美国政府长期与中国进行全面战略竞争,充满了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
梁永春:“2021战略竞争法案”和以往美国国会通过的类似法案相比,主要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全面”。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意识形态等各领域,与中国开展全面竞争。近年来,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多个针对中国的法案,但最新的这个法案,把以前多个法案当中的内容整合到一块了,所以它包括的竞争领域更加全面。二是“长期”。这个法案不仅要管现在,还要管未来、管长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内曾经提出,要跟中国搞所谓的“全领域竞争”,但他只管得了他那一届政府。拜登上台之后做了一些调整,拜登说要跟中国“该竞争的时候竞争,该合作的时候合作”。
但是,如果这份新法案通过审议正式生效后,就会限制拜登政府的一些对华政策,同时还有可能会影响所谓“后拜登时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当今世界已经回不到冷战时代了,美国一些政客却想开启一个所谓“中美全面竞争时代”,这次的“2021战略竞争法案”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报道称,在军事方面,这项法案要求拜登政府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预算与其对华竞争战略“适当匹配”。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未来美国会继续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但是在遏制中国方面,美国已经愈发力不从心。
梁永春:“2021战略竞争法案”明确,美军今后要继续把西太平洋地区作为它的部署重点,通过加强前沿部署部队,阻止其它大国的军事发展与行动。但是这个法案同时也强调,要加强美国与其它大国军方之间的沟通,降低意外冲突的风险。法案还特别说明,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也不反对美国和其他大国开展双边或者多边的军事合作。实际上,法案强调的这些内容都是美军目前正在做的。近两年,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前沿的部署已经达到了危险的边缘,“2021战略竞争法案”只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把这些做法固化下来了。另外,这份法案还要求美国为“印太地区”的盟友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具体数额是多少呢?这份法案说,从2022到2026财年,总共是11亿美元。5年提供11亿美元,还要分给多个军事盟友,实际上这笔钱并不多。这也说明,美国在加强军事遏制中国这个问题上,现在确实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面对美国不断地围堵遏制,我们应该丢掉幻想,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迎接新挑战。
梁永春:面对美国新通过的这样一个“涉华法案”,我们既要重视也不惧怕。从特朗普到拜登政府,我们看到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但是全面竞争这个基调是很明确的。下一步,“2021战略竞争法案”还要通过美国参众两院全体投票表决通过之后,再提交总统签署才能成为法律。但是,从当前这个态势来看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今后要长期对我们强化军事布局。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任何的幻想,要坚定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我们自己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要做得更扎实、更充分、更加地只争朝夕,使之成为国家安全的底牌。
另外,中美的全面竞争不只是军事问题,在政治、经济、科技领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可能会更复杂、更激烈。比如在经济领域,2020年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且特朗普政府出台了那么多对华的极端政策,但是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还是逆风增长了8.8%,美国对华出口增长超过10%。这就说明,中美两国现在的经贸关系是深深地嵌套在一起的,哪是一句话就能脱钩的呢?未来,虽然中美之间不可能回到美苏冷战时代的那种关系,但是以经贸关系为基础、以军事实力为底牌的全方位国家竞争将会常态化,这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迎接的一场挑战。(据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