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洒人间,却把苦留给自己

  • 沈鹤翔 蒋媛

        2021年5月2日,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也是我们永远悲伤的日子!
        这是一个黑色的假日星期天。这天,噩耗从北京传来:我们崇敬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志愿军第六十七军李湘军长的遗孀,德高望重的老八路,《国防时报》忠实老读者,我们所敬重的伟大母亲安淑静同志因病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4岁!
        国防时报社为失去这位关心支持国防时报社建设的老革命、老前辈深感悲痛,沉痛悼念,愿她一路走好!安老走了,我们悲恸,我们怀念,我们长歌以哭,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们记得:在抗战烽火中,她13岁时(1940年)就参加革命,入了党。一次送情报,遇到鬼子设卡,她急中生智,把密信吞入腹中,沉着冷静地躲过敌人的搜查,胜利地完成任务,被地下党和乡亲们称赞为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我们记得:在解放战争硝烟中,她与老红军李湘将军结为伴侣,新婚后第三天李湘便率部作战去了。她组织人民群众奋力支前,筹军粮,做军鞋,熬更守夜,把困难踩在脚下,是响当当的支前模范。
        我们记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她失去了战友、伴侣、丈夫李湘将军,却把苦楚憋在心里,把泪水往肚子里咽,“宁可做英雄的寡妇,也不做懦夫的妻子”,如此铮铮诺言,气壮山河,催人泪下。
        我们还记得:她从25岁就失去主要依靠,但她刚强,奋力前行,独自一人拉扯一双儿女,还领养了8位烈士遗孤,精心呵护,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有用之人。为国分忧,恩泽天下,正如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称赞她说:“您也是伟大的”。
        我们还记得:在和平时代,尽管她工作多次调动,但总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工作,从不讲价钱,总是高标准,严要求,身体力行,处处表率,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她是国家地矿部唯一一位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的女干部,是一位堪称楷模的老先进。
        我们还记得:1962年,她把2000元抚恤金一次性地捐给灾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芦山等震灾、洪灾、雪灾,她总是慷慨解囊,成百上千地交纳“特殊党费”。胸襟广阔,大爱无疆。把爱洒满人间,却把苦留给自己。
        我们更记得:2018年11月27日,国防时报袁永生总编一行来北京一军队干休所看望她老人家,她欣慰地告诉我们:我丈夫李湘将军是1952年7月8日牺牲的,鉴于当时国际形势及战争状态,各种官方文件和媒体,都称是病故。因为若称他是美军细菌战而致牺牲的,那就助长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随着朝鲜战争的解密,真相大白于天下,在近年来媒体上不再称李湘为“病故”而称为“牺牲”。石家庄烈士陵园李湘的墓碑上也将“病故”改为“牺牲”。虽然是两字之差,这不仅是对李湘生平的公正认定,也是对朝鲜战场上因细菌战而牺牲的所有烈士及其家属的最好慰藉。说到这,她高兴地补充了一句:“我的心结打开了!”
        就是在这次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中,安老告诉我们:她订阅了几年《国防时报》了,每期必看,各版全浏览。她十分认真地对袁永生总编辑说:“你们国防时报我天天都要看,不仅登了国际国内的大事,还办过《鸭绿江特刊》,现在又办了《老兵特刊》,你们报纸办得好!”话语间流露出对《国防时报》的无限深情与信赖,还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赏!
        长者驾鹤同仙去,永留风范耀后人。
        而今,安老与我们的亲切合影仍在手机中珍存,可如何让人相信,从此她与我们就这么天人两隔,阴阳永别。
        仍是在那次见面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扎心的细节:安老家住北京的一个军休所,分房为师职房,按以前的标准,也就一百平方,里面的家具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我们四人坐在沙发上合影,结果座位下陷成一个大窝,只因弹簧早已失效。每每想起这一幕,我们不禁潸然泪下:一位每月有上万退休金的老干部,支援灾区成千上万的慷慨解囊,抚养8位烈士遗孤一掷千金,可对自己呢,却是那样的“吝啬”!安老不忘初心,永葆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让我们深深感动,她真乃是“节约每一个铜板,都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呀!”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慈母之爱,山高水长。
        安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给予国防时报社的支持和关怀,我们永远铭记。2016年春节,她已89岁高龄,还为国防时报《老兵特刊》出刊300期题词,勉励我们:更好的弘扬我党我军的优秀传统,把老兵特刊越办越好!
        而今,再睹合影,泪滴长空。感佩她的关爱,像流淌在山河岁月里的风,轻抚我们的面庞,赋予我们激扬向上的能量;感佩她的关爱,是那么厚重、丰富、深刻,给予我们力量,足以让我们斗志昂扬,开启梦想与希望!
        我们在与她的交往中,不存在上下级的界逾,也不存在几代人之间的“代沟”,在近十年如一日的交流中,我们报社上下同仁领略到她山的坚强、水的柔情、土的质朴、火的激情、诗的浪漫以及她的品性、乐观、忠贞所折射出来的无穷魅力。
        今夜,我们长歌当哭,长歌以祭,安老,一路走好!
        请安老放心,我们一定记住您的话,办好国防时报,继续砥砺前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