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赴后继“进军营” 从江有个“士官村”

  • 鲁畅 陆华超 刘明顺

        携笔从戎保家卫国,入伍参军无上荣光,乡村青年责无旁贷,献身国防不负韶华。在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拱孖村,因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应征入伍保家卫国,且在部队服役转为士官和干部的人员众多,被人们称之为“士官村”。目前,全村242户1083人,就有退役军人15人(其中义务兵4人、下士4人、中士2人、上士3人、四级军士长1人、连职干部1人),退役军人中的士官以上占73.3%;有现役军人5人(其中义务兵有1人、下士1人、中士1人、上士1人、干部学员1人),士官以上占80%。
        西山镇拱孖村位于从江县西山镇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26公里,是少数民族壮族集居之村。该村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全村青年参军报国的激情高涨,群众自发拥军的自觉行动不仅持之以恒,也成为了该村的双拥工作特色。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在拱孖村青年人心中根深蒂固,“应征入伍·报效祖国”成为青年们的远大志向。该村连续两届被从江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表彰为“双拥模范村”。
        “我叔叔潘德贤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当了5年兵后安置在政府工作。我从小受到叔叔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就放弃读大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军旅生活,在部队服役了12年。现在我弟弟也还在部队服役,他现在是个中士。我们一家两代三人当兵,不仅得到党委政府重视和关爱,全村人民对军人军属也特别尊重和关照,所以村里的青年都有着从军梦,我们倍感光荣和自豪,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鼓励弟弟在部队安心服役、积极进取,继续为国防和部队建设作贡献。”退役军人潘本良说。
        该村每年在重大节日、农忙季节期间,村里的群众就自发组织为军属和退役军人义务插秧、收谷、砍柴、挑水等日常农活事务,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关爱军人、服务军属。坚持不懈开展敲锣打鼓欢送新兵入伍和迎接退伍老兵回村活动,并利用全村过壮年和其他重大节日、回村人数最多、最热闹的欢聚日子,年轻人身作盛装,分工协作、载歌载舞开展慰问和送“喜报”活动,为军属带去慰问品与祝福,增强了军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营造了尊崇军人的良好环境。积极宣传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并在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到部队锻炼,以实际行动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拱孖村虽然没有出现一个“大人物”,也比不上经济条件较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有名,但从小培养孩子树立“从军梦”,传承拥军优属光荣传统,激励现役军人建功立业,成为大山深处双拥工作的一颗“璀璨明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