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在经历艰难曲折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终于托举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飞冲天,安全起航。飞船精确入轨,并于30日5时与天和核心舱精准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当火箭安全顺利起飞后,文昌发射场气象系统的唐安志长长地舒了口气。看着屏幕上的天舟二号稳稳飞向在太空等待的天和核心舱,他感动得几乎落泪。作为一名航天人,能参与执行异常重大的载人航天任务,为国家空间站建设出一份力,是多么地幸运和荣耀啊。而自己在指挥员岗位的首秀,竟如此地不容易,值得铭记终生了。
唐安志原本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名气象观测员,2009年由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需要,主动申请来到海南文昌,成为最早一批进驻文昌发射场的创业者之一。由于“资格”最老,且技术精湛,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同事们亲切地叫他“老唐”。老唐全程见证了文昌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奠基到如今的硕果辉煌,他自己也从一名气象观测员成长为气象系统指挥员。
老唐全程见证了文昌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奠基到如今的硕果辉煌,他自己也从一名气象观测员成长为气象系统指挥员。
老唐结婚后,为了支持他的事业,爱人带着小孩从陕西老家跟随了过来,住在距离发射场不足30公里的航天家属院。与家人相距不远,可老唐是个工作狂,常常是聚少离多。自从天舟二号任务开始以来,老唐前后回家不超过5个晚上。
老唐心里明白,爱人一直都在默默地支持他。而自己,可谓不负事业负了卿。投身航天18年,始终一心扑在工作上,却疏于照顾家庭。
共产党人的红、航天人的蓝,映衬着向天图强的宏伟蓝图,他们用汗水和成功践行着航天报国的铮铮誓言,谱写出航天强国的时代最强音!
“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坚持就好了。”老唐只有这样安慰爱人。
因为热爱,所有执著,所以勇毅。“虽然有艰辛与不易,有心酸与无奈,但更多的是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为了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我也愿意坚守一辈子。”老唐说心里话。
再平凡的工作,如果能当成事业来干,也能成就其伟大。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唐始终在平凡岗位上保持热忱,并主动深学精研,成为岗位上的能手,系统内的专家。
“光今年年初以来,我就写了55份故障预案。”老唐说,由于气象设备越来越多,加之受到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雾气候影响,设备故障率也越来越高。
就在距离天舟二号发射不到3天的时候,岗位人员在给上级某部报送数据时,突然出现异常,数据没能成功传输。
作为指挥员的老唐迅速组织岗位人员对本系统的设备、网络设置等软硬件进行全面排查,在确认本系统内没有问题后,积极协调主管通信的友邻单位与数据接收部门进行故障排查,最终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确保了数据的安全顺利报送。
不仅业务技能得到普遍认可,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唐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令同事们由衷赞赏。
5月18日上午,火箭进行煤油加注前准备。01指挥员通知,需要对发射塔架二层平台火箭周边的环境温度进行持续监测。老唐一边召集岗位人员,一边准备设备,最短时间赶到指定地点。搬设备上楼、架设设备、安装终端、调试仪器,一气呵成。“第一次在离火箭那么近的地方开展工作,不敢有丝毫大意。”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指挥员老唐亲自带领两名党员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轮流值守,直到晚上六点。
5月20日凌晨,火箭因技术原因宣布推迟发射,老唐在参加完上级工作部署会后,又连夜对后期工作进行谋划,重新制定详细的气象保障方案,忙完后,已经是清晨5点。老唐靠在椅子上休息了1个多小时,就又投入紧张的气象保障工作中。
5月20日晚,火箭因技术原因再度推迟发射。本以为成功发射后可以回趟家的老唐再次铆在岗位,组织开展后续保障工作。
“坚守岗位,做好分内工作,相信专家们一定能解决问题,火箭定能成功发射。”对于任务再次推迟,老唐毫无怨言,并且充满信心。
在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合力攻坚下,在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奋斗,连续奋战下,任务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再苦再累,再多付出也是值得的。”老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坚守初心,继续奋斗。老唐说,希望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忠爱的文昌航天事业,在探索太空的最前沿坚守一辈子。(文昌航天发射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