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签中国留学生,美国究竟在焦虑什么

  • 孙兴杰

        近日,50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申请赴美签证时被拒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说,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最近两年来,赴美留学不时遭遇障碍,一方面,是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留学生要么无法赴美开展学习和研究,要么放弃了赴美留学的计划;另一方面,则是美国越来越明显的对华战略技术竞争,而留学生成为美方眼中竞争的焦点,这种竞争远远超出了人文交流的范畴而具有了战略含义。
        在美国对华战略技术竞争的逻辑之下,“杯弓蛇影”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层层设卡的心理根源。
        拜登上台之后,没有扭转特朗普时期对华政策的做法,而是微调之后的“精准”、“灵巧”的遏制和对抗。
        美方有关签证限制措施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错误做法,这与美方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不符,是开历史倒车。
        被拒签的500多名中国留学生中,有不少人选择的专业是计算机、机械、材料科学等。
        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理工类的专业就被其打上了国家安全的标签。实际上,理工类专业与国家安全并不能画等号,但是美国已经不自信了,几乎是一刀切地关闭了中国学生和学者在理工类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
        在过去几年中,拒签、机场扣留甚至驱逐等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质疑,这就是美国的自由与开放吗?
        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对华技术打压愈演愈烈,不仅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而且将焦点聚集到了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
        拜登上台之后,取消了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多项总统行政令,但是针对中国的行政令等临时性措施几乎保持原样。
        美国的鹰派议员汤姆·科顿鼓吹“中国威胁论”,甚至建议美国全面禁止中国留学生学习理工科。
        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在留学生这件事情上“大打出手”?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害怕在技术上被中国赶超,同时夸大了中国的技术能力,也低估了美国自己的优势,从而形成了“杯弓蛇影”的恐慌感。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战略技术竞争的焦点是贸易,尤其是贸易逆差的问题。2019年后,特朗普政府也将技术、产业列为安全问题。
        2020年后,在新冠疫情和对华恐惧的相互交织之下,美国对华战略技术竞争不断升级,技术和产业变成了安全问题,而留学生作为科学技术交流的纽带也被“安全化”了。
        拜登上台之后,对华技术竞争的政策可以用“小院高墙”来形容。所谓“小院高墙”,是指美国需要阐明与美国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特定技术和研究领域(即“小院”),并划定适当的战略边界(即“高墙”)。
        在美国关注的重要技术领域,其不断升级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力度,而如何甄别哪些技术会被放到“小院”里,哪些只是通用性的技术可以对华开放,目前,拜登政府还没有相应的调整,或许也不会有大的调整。
        原因很简单,在国家安全的视野之下,很多技术都会被纳入其中。“泛安全化”之下,美国似乎认为没有什么是安全的。
        拜登政府“小院高墙”的本质,就是要阻断战略技术的扩散,尤其是向中国的扩散。
        对于美国政府损害中国留学生权益的行为,既要外交的交涉,也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当然,对于中国的高校而言,满足中国学生对于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
        美国对华战略技术竞争不会停歇,而构筑适应战略技术竞争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是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使命。(据《新京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