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明
回望当年,受“阿拉伯之春”冲击的中东强人们都已退场。突尼斯的本·阿里逃亡沙特,利比亚的卡扎菲死于非命,埃及的穆巴拉克下台、受审又获释。巴沙尔这20年,熬得也很苦:政权被西方宣布为“非法”,阿拉伯联盟的“盟籍”被中止,“伊斯兰国”极端势力乘乱兴起,国土一度丢失大半。但他还是熬出了头。
2011年冲突初起时,美国广播公司记者沃特斯采访巴沙尔,开门见山地问:“很多人视你为暴君和独裁者,你怎么看?”巴沙尔说:“重要的是叙利亚人民怎么看,而不是我怎么看自己。我们从来没有说自己是民主国家。但我们通过改革,正在向民主制度的方向前进。不过,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需要时间。就我个人而言,我做的一切要符合人民的意愿。”几年后,他在回答另一位记者类似问题时显得更有底气:“这种说法为的是让我失去民心,以便推翻叙利亚政府。我不是独裁者,我为叙利亚所做的反恐、平叛工作将被历史铭记。”
奥巴马主政时,说巴沙尔已经失去了执政的正当性,要他下台。但巴沙尔强调,自己是得到民众支持的。到特朗普时代,美国似乎已不再坚持这一点。2018年,时任美国叙利亚问题特别代表杰弗里公开表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权,这不是政权更迭,我们不是要推翻巴沙尔。”有分析称,一方面美国意识到,单靠支持反对派难以推翻巴沙尔,美国直接出面则有与俄罗斯正面对抗的风险。同时,如果巴沙尔倒台,叙利亚可能出现群龙无首状态。目前,叙利亚没有其他人能取代巴沙尔在打击极端势力及战后重建中的核心角色。
其实,对于政治制度的改革,巴沙尔也是开放的。他说,将来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联邦制、邦联制等都可以考虑。在制度方面,最重要的是“世俗”,这意味着宗教自由,包容所有宗教派别和族群。但一切的前提是要先打击恐怖主义,恢复国家秩序。巴沙尔始终强调自己得到人民的支持。他对美国记者说:“那么多大国、强国反对我们,没有叙利亚人民的支持我们撑不下去。而我们无法通过杀害叙利亚人来赢得叙利亚人的心。” (据《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