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快速海战的“制胜插件”

  • 方思航 龚颢

        随着信息技术进化,各种海战平台借助数字化导航和自动化指挥系统,能实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同时到达”的联合作战效果。前不久,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展开对抗训练,指挥所根据不同战场态势,临机调整作战编组,各舰时而混编成大编组,集中火力打击水面目标;时而拆成多个小编组,兵分多路,各自应战,就像微机上的插件,“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随时更换,即插即用”。
         “我现进入潜艇高威胁海域,加强对水下目标侦听……”对抗刚开始,指挥所就向编队下达作战指令,各舰即刻排出反潜队形,撒下“猎鲨密网”。指挥舰淄博舰的作战指挥室内,各种战场数据汇总过来,各战位官兵敲击键盘,发出条条指令。随着编队强势围猎,“敌”潜艇被捕获只是时间问题。不料,当编队形成攻击队形,准备予潜艇致命一击时,指挥系统显示:两个空中目标高速逼近,原来,“敌军”利用潜艇吸引编队注意力,试图寻隙进行偷袭。
        同一海域出现两大高威胁源,而且舰艇防空反导需要实施“预机动”,直接影响攻潜部署,而继续攻潜,意味着自身有可能露出空防破绽,该怎么“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呢?
        显控台前,编队指挥员当机立断,留经验丰富的济南舰继续组织对潜攻击,其他舰艇转入对空防御!随即,指挥所发令淄博舰用远程舰空导弹抗击,同时编队各舰自行实施电子干扰,不断制造假目标,迷惑来袭导弹。不用须臾,济南舰从编队阵位斜插出列,直奔目标海域,指挥所安排它去“猎鲨”是有考虑的,因为该舰拥有先进反潜直升机,有多型反潜兵器,利用舰机协同攻击,“敌”潜艇被摧毁的概率相当大。
        果然,“敌”潜艇很快被济南舰牢牢锁定。通过指挥系统看到,舰机发射的数枚鱼雷拖着尾迹直奔目标,在远处炸起数米高的水柱。
        不一会儿,声呐战位报告“听到连续爆炸声”,判定目标被击沉。与此同时,水域另一隅,空中目标也被一举摧毁。
        特殊的“饱和攻击” “现代海战,打击目标、作战时间、作战地点、作战手段的运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淄博舰政委张亚强调:“这从客观上要求舰艇编组,必须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也就是突出一个‘快’字。”支队作训科长王微说得更直白,以高速数据链与数字化导航为依托,海战平台在网络技术支撑下,能像微机插件一般,可根据威胁不同变换角色,在需要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发挥特殊作用。
        此刻,编队刚解决水下和空中威胁,就碰上联合火力打击水面目标的课目。这一次,编队指挥所决定对“敌”大型水面舰展开导弹齐射,而舰艇编组自然要再度调整。
        为追求对“敌”最大限度“饱和攻击”,不仅是既有的驱逐舰,连在附近岛礁隐蔽待机的导弹快艇和正在其他水域一线战备巡逻的舰艇都纳入同一作战编组。
        在指挥所的态势图上,各舰艇正采取不规则队形慢速机动,向目标海域隐蔽航渡,一条条代表舰载导弹最大射程的弧形边缘线渐渐覆盖“敌”方大舰。与此同时,同样接受淄博舰指挥的导弹快艇完成隐蔽突防,按计划到达攻击阵位。眼见时机成熟,指挥员向各作战单位发送目标指示和打击指令,多枚导弹从不同方向直奔目标,难以招架的“敌”舰被淹没在火海中,没多久便沉入海底。(据《新民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