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叙俄军出手 以色列越境空袭受制

  • 张昊天

        以色列空军一直凭借技战术优势在周边国家领空畅行无阻,但最近,“大卫之鹰”碰上了“钉子”。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显示,由于忌惮俄罗斯部署在叙利亚的先进防空系统,以色列或将改变在叙利亚的战术,不再派战机直接越境、临空轰炸,而是改以防区外发射武器为主要作战手段。
        7月下旬,驻叙俄军联合作战中心负责人瓦迪姆·库利特在接受俄塔社采访时透露,在霍姆斯和阿勒颇,俄军协助叙利亚防空部队拦截了以色列战机投放的总计11枚弹药,此系俄罗斯军队进入叙利亚以来,首次直接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资产采取对抗措施。
        库利特介绍,俄罗斯防空部队在作战中使用了“山毛榉”-M2E型防空导弹。这种武器被北约称为SA-17“灰熊”,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机动式中程地对空导弹。它由俄罗斯阿尔玛兹-安泰设计局制造,使用运输-发射一体化履带式底盘,主要负责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在叙利亚,该防空系统由俄罗斯军人直接操作,在此之前从未用于对抗以色列的空袭。
        长期以来,虽然得到了俄罗斯在技术、情报和人力上的支持,但叙利亚军队的防空武器性能较差,在以色列的空中突袭面前显得疲于应付。
        以色列消息人士透露,俄军使用“山毛榉”导弹阻拦以色列实施空袭,引发了人们对以色列战机、飞行员可能成为目标的担忧。因此,以军方高层正准备将作战模式切换为“以远程打击武器为主”。
        和往常一样,以色列军方拒绝对发生在叙利亚境内的空袭表态。据美国“突破防务”网站报道,多年来,以色列对叙境内的目标实施打击犹如“家常便饭”。以色列担心伊朗利用其地区盟友,将军事力量部署到以色列北部边境附近,于是不断袭击叙利亚境内的可疑设施,特别是黎巴嫩真主党的运输车队。在以往的空袭中,以色列战机偶尔也会动用昂贵的远程导弹,但大多数攻击是通过制导炸弹这样的无动力武器在“离目标很近的位置”完成的。
        俄罗斯与以色列关系的变化,使叙利亚局势更加复杂。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以来,莫斯科与特拉维夫保持着一条热线,确保以方能在发动袭击前让俄方知晓。通常,俄罗斯会在轰炸开始前两三分钟收到警告,以便撤离人员;某些情况下,由于俄方撤离不及时,以军会放弃行动。
        然而,根据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中东日报》的说法,如今,避免冲突的安全机制已经不复存在,这一变化或许和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在选举中失利有关——内塔尼亚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有良好的工作关系。有匿名人士表示,俄以两国经由热线的沟通“事实上已经停滞”。
        简而言之,热线“变冷”、外加俄罗斯防空武器打破沉默,向以色列方面发出了明确信号:从现在开始,以色列空军在叙利亚境内的行动有遭受严重损失的可能。
        “俄罗斯决定终结以色列在叙利亚的行动自由。”以色列中东问题专家莫迪凯·基达尔告诉“突破防务”。他指出,莫斯科希望叙利亚转变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开始为战后重建注入资金,此举对莫斯科来说具有战略和经济意义。而对以色列来说,频繁空袭叙利亚无助于该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俄军的最新动作)是一个非常大的警告”。
        即便如此,考虑到以色列难以容忍叙利亚成为伊朗实施敌对行动的跳板,即便驻叙俄军不再作壁上观,以色列空军针对叙利亚的行动也不太可能彻底取消。未来,以军有两种选择:一是利用黎巴嫩领空,从空中平台发射远程武器;二是增强部署在戈兰高地的陆基火力。
        作为军事技术强国,以色列拥有多种远程打击手段。其中之一是“狂暴”超音速空对地导弹,它由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联合研制,导弹重570公斤,长4.7米,具备较强的穿透力,适合打击指挥控制中心等坚固设施。
        另一个选择,是拉斐尔公司的“斯拜斯”(SPICE)系列滑翔制导炸弹,包含454公斤(1000磅)和907公斤(2000磅)两种基本型号。SPICE-1000射程达100公里,SPICE-2000射程较短,为60公里。
        此外,拉斐尔公司不久之前披露了另一款代号“ROCKS”的新型防区外武器,它重1.3吨,搭载360公斤的弹头,射程指标尚未公布。
        《以色列时报》认为,以色列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依然稳定,“眼下还用不着惊慌”。俄以两国是否会在叙利亚短兵相接?这个问题尚无确定的答案。但是,随着各方原本的默契被打破,以军的跨境行动今后恐怕将面对更高的经济和政治成本。(据《青年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