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媒警告民进党 别忘美国“背叛”史

  •     台湾“中央社”8月17日报道称,美国撤军阿富汗,部分人士担心台湾等盟友也恐遭遗弃。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17日予以驳斥,强调美国为阿流血流泪20年,且阿富汗与台湾情况不同,美国对台承诺也一如既往坚实。
        美国撤军决定让部分人士质疑起美国承诺可靠性。台湾开始传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的声音。
        面对质疑,沙利文17日在媒体简报会上表示,美国相信自己对盟友伙伴的承诺神圣不可侵犯,且一贯如此,“我们也相信自己对台湾、以色列的承诺,一如既往坚实”。他也强调阿富汗和台湾两者情况不同。
        一位不具名的美国资深官员会后向“中央社”补充说明,阿富汗和台湾两者截然不同,美国在阿富汗的任务是对付发动“9·11”事件的恐怖分子,任务完成后仍在阿富汗驻军多年,美国对台政策则是着重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
        台湾“中央社”8月18日称,外事部门18日表示,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多次强调对台湾的支持坚若磐石,并以实际行动续挺台湾。
        外事部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外交部”对美国政府重申对台湾坚定支持表达由衷感谢。台湾将坚定不移地提升自我防卫能力,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并透过台美及区域国家合作,维护台海稳定。
        台湾联合新闻网8月18日报道题为“台湾非阿富汗,但蔡英文忘了美国的突袭?”的文章称:
        美国撤军,让阿富汗政权迅速倒台,塔利班重新成为喀布尔的主人。美国这番“背叛”盟邦的操作,让不少人示警民进党当局,不要太迷信美国的支持。不过民进党反唇相讥,说阿富汗的情况“比较像1949年的国民党”,还说自比阿富汗是“无可救药的失败主义”。但民进党可能忘了,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段历史。
        时间回到2000年陈水扁成为第一任民进党“总统”,当时美国也正值政党轮替,刚上台的是共和党的小布什总统。上任之初,小布什表示将无条件支持台海和平,堪称是台美“断交”后,对台湾最友善的总统。
        不过到了陈水扁执政中后期,小布什却立场丕变,多次释出对陈水扁和民进党不满的信息,甚至视陈水扁为“麻烦制造者”。虽然陈水扁在2004年胜选,但美方却一反常态,并未在第一时间祝贺陈水扁的连任。2008年民进党失去政权,虽然不能说和美国对陈水扁的态度转变直接相关,但美方对民进党从支持转为保留甚至不满,让民进党花了很长时间修补双方关系,却是不争的事实。
        时间再来到2011年9月,甫获得民进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蔡英文满怀自信地访问美国。但没过多久,就有国际媒体报道,美国资深官员透露,蔡英文“引发人们对台海安定的忧虑,而台海安定对美国至关重要”。
        当时有消息指出,蔡英文对于遭到美方“突袭”勃然大怒。而后来诸多消息也显示,该篇报道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出自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托马斯·多尼伦的手笔。“美国不支持”后来也成了2012年蔡英文败选的一个主要因素。
        依照民进党的说法,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基于国际战略的核心和民主价值的一致。但反过来看,难道被小布什“大力支持后又痛斥”的陈水扁,是因为违反民主才遭致不满,还是蔡英文被“突袭”,是因为不够亲美、不够听话,不够“符合国际战略核心”?
        更进一步说,美国两次背弃民进党,都只是因为“民进党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罢了。
        由此看来,其实1949年、1978年的国民党,和2004年、2011年的民进党其实根本没有多大的不同。美国将战略核心从“反恐”转为“亚太”,所以才选择放弃阿富汗;但如果有一天美国再度战略转向,台湾会不会如同阿富汗一样,也成为战略弃子?或者在美中争霸格局上,成为被推上火线的炮灰,这才是能否用阿富汗自比台湾的关键问题。(据《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