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最富裕的国家”挨饿

  • 袁野

        在许多人印象里,饥饿只在贫困的国家存在。然而如今,在富裕的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人面临断炊的危险。
        去年的疫情令玛丽亚苏塔·塞西亚和丈夫鲁道夫双双失业。这对意大利夫妇每天都要面对“无穷无尽的账单和追债”,愁云惨淡,百事皆哀。
        “没过多久,我们的存款就花光了。”36岁的玛丽亚苏塔说。她在米兰一家酒店当清洁工,丈夫在市场上摆摊卖水果,“我们的孩子打开冰箱,发现里面连一瓶水都没有……他们被吓坏了,他们从没挨过饿”。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塞西亚一家并非个例。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饥饿人口的数量自2014年联合国开始这一统计以来首次出现增长。2020年,两地近9%的人口处于中度或重度的粮食不安全状态;前一年,这一比例为7.7%。
        根据联合国数据,2020年,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金融时报》称,与那些并不富裕的经济体相比,这一数字似乎“微不足道”。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弱势群体仍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打击。
        “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有些人不一定能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告诉《金融时报》,“他们正在受苦。”
        这些人包括自由职业者、临时工等,他们往往享受不到失业保险等各类社会福利。
        英国《卫报》报道称,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该国贫困人口数量同比增长了22%,达到560万人,相当于每10名意大利人中就有1人深陷贫困。很多人依靠慈善机构的救济勉强度日。
        非政府组织欧洲食品银行联合会(FEBA)表示,该组织在2020年帮助了近1300万人,较上一年增加35%。FEBA秘书长安吉拉·弗里戈告诉《卫报》,去年他们发放了约86万吨救济粮,较上一年增长12%;2021年这一数字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粮食需求居高不下。”她说。
        依靠慈善机构“生命之树”基金会的帮助,玛丽亚苏塔得以喂饱家人。“如果没有援助,简直不敢想象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她说。
        “生命之树”总干事伊莎贝拉·帕萨诺对《金融时报》表示,2020年该机构帮助了1000多个家庭,是2019年的4倍。
        “有时,人们会有这样的印象,‘发达国家没有贫困这回事’,但贫困确实存在。”帕萨诺说,“疫情期间,意外突如其来,很多人突然间一贫如洗。”
        美国也不例外。《金融时报》援引非营利机构“喂饱美国”的数据称,向该机构寻求食品救济的美国人比疫情前增加了55%。2020年,美国有4500万人经历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境。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业与消费经济学教授克雷格·甘德森对《金融时报》指出,虽然这一数字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水平,但食品价格上涨越来越令人担忧。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有5000万人经历了粮食不安全。
        “比起疫情期间,我更担心疫情之后会发生什么。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令食品价格上涨……脆弱的家庭将承受更沉重的负担。”甘德森说。
        《金融时报》称,近期,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粮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飙升,这是主要出口地区遭遇干旱,以及一些政府和公司的囤积行为导致的。
        经济学家警告称,一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已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很快也将感受到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波格曼斯预测,到2022年年底,发达国家的食品消费价格将平均上涨4.5个百分点。由于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欧盟和美国可能面临额外的价格压力。
        过去6个月来,塞西亚夫妇靠打零工度日,等待情况“慢慢好转”。“我们将用接下来的几个月,或许是几年,偿还累积的债务。”玛丽亚苏塔告诉《金融时报》。(据《青年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