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为阿富汗政策辩护,美媒赶来“打假”

  • 刘程辉

        美国总统拜登真的急了。因阿富汗乱局而饱受指责的他,一周内两度发表讲话自我辩护。不过他的这番自我“洗白”,似乎又为外界的抨击添了一把柴……当地时间8月20日,在拜登“信心膨胀”的演讲结束没多久,另一场气氛颇为不同的简报会在国会举行。而拜登的辩解不仅遭到自家防长“打脸”,还引发了美媒亲自下场“打假”——他的这些话全说错了。“内忧”没能平息,欧洲盟友对拜登政府的失望也在持续蔓延:拜登单方面决定撤军,欧洲利益又被置于何地?
    美国人顺利撤离?
    拜登遭自家防长“打脸”
        “我保证……”“我明确……”拜登20日在白宫就阿富汗局势发表的公开讲话,充斥着自我吹嘘和辩解。但在当天举行的另一场国会众议院的简报会上,气压似乎要低沉许多。包括美国防长奥斯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军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及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均参加了这场会议。
        美国“政客”新闻网21日注意到,关于美国人的撤离是否正面临困难,奥斯汀在简报会上给出了和拜登截然相反的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美国人无法进入喀布尔机场,我们已经和塔利班达成了协议。”拜登上午的演讲话音刚落,奥斯汀随即“打脸”拜登——“据我们所知,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一些人受到了塔利班的骚扰,甚至是殴打,这是不可接受的。”
        奥斯汀还表示,滞留在当地的美国人和另一些有资格的阿富汗人依然正在撤离,但他没有具体说明为了确保美国人安全抵达喀布尔机场,美国政府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国会山报》同样指出,实际情况与拜登所说的有些差异,人们必须突破塔利班检查站的重重包围,才能最终抵达机场,他们还可能遭到恐吓、鞭打甚至殴打。此外,人们还必须藏好随身携带的必要文件,以便躲过塔利班的检查。
        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约翰·柯比在记者会上证实了奥斯汀的说法。柯比表示,美国的确收到了一些美国公民前往机场受阻的报告,但他强调这只是“少数”现象,大多数美国人都顺利抵达了机场。他随后重申了拜登的观点,“我们已经告诉塔利班,希望他们放行持有证件的美国人通过检查站”。
        在撤军问题上,拜登政府正面临着来自国会议员们越来越多的压力。
        比如一同参加简报会的共和党人麦卡锡,就在会上炮轰拜登的阿富汗撤军计划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敦促防长奥斯汀重新开放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从而帮助美国及其盟友加速从阿富汗撤离。15日,阿富汗塔利班曾宣布占领美军撤离后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尽管拜登在演讲中信心满满地表示,任何美国人都不会在这一史上“最大最困难”的空运行动中被抛弃,但他的内阁成员们却在简报会上显得颇为谨慎。布林肯承认,“与塔利班的任何冲突都可能迅速升级,这将阻碍撤离行动的开展。”“我们将在最后撤军期限之前尽可能地撤离更多的人。”奥斯汀也坦承,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撤离任务,但他也不清楚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纽约时报》“打假”拜登:
    他的这些话都说错了
        “在盟国对撤军的反应、‘基地’组织以及美国人前往机场撤离等话题上,总统做出了误导或虚假性声明。”对于拜登20日围绕阿富汗问题的演讲,美国《纽约时报》开启了“事实核查”程序,将拜登演讲中涉及到的不实信息一一拉进了清单。
        《纽约时报》同样注意到了拜登在美国人撤离问题上的“谎言”,并引用了奥斯汀、柯比的说法以及美国驻喀布尔大使馆发出安全警报予以驳斥。
        除此之外,报道还“打假”了拜登的另外两种说法。
        “我没有看到世界各地的盟友对我们的信誉提出任何质疑。”——这是错误的。
        报道称,虽然与美国盟友的领导人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公开批评美国撤军,但他们政府的要员们却毫不掩饰地质疑美国的领导力和可信度。
        德国议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曾批评,撤军是“拜登政府严重而影响深远的误判”,他认为此举将“对西方的政治和道德信誉造成根本性损害”。德国保守党领袖、下一任总理候选人阿明·拉舍尔形容,这是北约有史以来“最大的溃败”。
        在英国,美军的撤离引发了一些官员质疑美国作为盟友的可靠性。保守党国会议员、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汤姆·图根哈特表示,这是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最大的外交政策灾难”。“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对待朋友的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利益。”
        “‘基地’组织已经消失了,我们在阿富汗还能做些什么?我们当时去阿富汗的明确目的就是消灭基地组织,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也是错误的。
        《纽约时报》认为,自美国入侵阿富汗以后,“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存在肯定有所减少,但拜登认定“基地”组织已经消失的说法肯定不正确。报道援引联合国安理会6月的一项研究报告表示,在阿富汗34个省份中,至少仍有15个省份由“基地”组织残余。此外,美国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18日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塔利班与‘基地’组织仍然维持着联系,这为恐怖组织在阿富汗的生存提供了庇护”。
    盟友震惊:
    美国去阿富汗,原来只为了自己?
        “当拜登终于在阿富汗混乱局势上打破沉默时,曾对重建大西洋联盟关系寄予厚望的欧洲,感到无比失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指出,对美国的盟友而言,美国人突然撒手走人的举动,震惊了欧洲盟友,这与拜登多次宣称的“美国回来了”相矛盾。而这场正在阿富汗上演的危机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没有美国,欧洲直接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是多么有限。
        “如果美国说一切结束了,那就真的结束了。”一些欧洲外交官和政府官员们都在私下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在接受CNN采访时,多名欧洲官员和外交官都提到了拜登20日讲话中关于“基地”组织的说法。他们对拜登的言论感到“震惊”,因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唯一目的只是打击那些袭击了美国的恐怖分子,如今的撤军完全没有考虑到欧洲会遭受怎样的负面影响。
        欧洲政客们担心,阿富汗危机会让欧洲再度面临大规模难民迁移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和政治后果。“没有美国的力量来控制局势,欧洲无疑会更加暴露。”一位欧盟官员直言,“当时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政策,是在欧洲而不是美国引发了一场危机。”
        “并不需要被别人打败。当你决定不再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图根哈特在18日的一次讲话中含沙射影地抨击美国,“没有领袖的自由世界,无法收拾眼下的烂摊子,更无法维护他们所珍视的价值观。”(据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