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下任首相,安倍说了算?

  • 汤兴

        9月3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自民党临时高层会议上表态:“为了专心应对新冠疫情,将不会参与自民党总裁换届选举。”
        这意味着,将于9月29日举行投票的该党总裁选举,选票上将不会有菅义伟的名字。新党魁将带领自民党参与目前拟定10月17日举行的众议院选举(即日本大选)。由于在野党“不成气候”,不出意外,自民党将赢得大选,该党新总裁将出任新首相。据日媒报道,菅义伟将在新任党魁选出后,就辞去首相一职。
        还有几十天,菅义伟的一年首相“体验卡”就将到期。一年前,前首相安倍称病辞职。菅义伟在安倍支持下于2020年9月14日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接替后者成为日本首相。
        这位“捡漏首相”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成为日本政坛又一位“短命首相”。
    大势已去
        菅义伟退选的消息,着实让日本媒体感到错愕。
        就在他宣布放弃谋求连任的前一天(9月2日),他与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会谈时,还向后者表明了寻求连任的意向。8月下旬,菅义伟也曾向日本媒体明确表明参加选举的意向。他还曾试图通过人事调动等方式挽回不断下滑的支持率。
        是什么让菅义伟一夕之间改变了想法?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学者李成日告诉记者,菅义伟本人或有意向继续参与选举,但在各方压力下,退出选举是他不得不做的决定。
        对于菅义伟放弃连任,李成日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由于抗疫不力,菅义伟支持率持续走低,已跌破30%。在日本,如果首相支持率跌到20%以下,传统上就会主动辞职。20%~29%的支持率,是首相或全体内阁辞职的“危险水平”。
        “令和大叔”这一年首相体验并不美好,他可以说是在国民的极度不满下“黯然退场”。刚上任时,他的内阁支持率一度高达74%。但一年中,菅义伟政治业绩惨淡,奥运会的组织举办、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三方面都未能让国民满意。
        在奥运前,日本分析人士水岛信就表示,疫情、奥运会的举办和经济复苏乏都将影响菅义伟支持率。若菅义伟都能处理好,还有连任的希望,否则他从“过渡首相”转正的希望将彻底破灭。
        李成日认为,第二个原因是,无派系的菅义伟党内政治基础薄弱,已在自民党内部失势。他向记者分析道,菅义伟是在前首相安倍(细田派)、现任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二阶派)、现任副首相麻生太郎(麻生派)等几个党内派系高层的支持下,才登上首相之位。菅义伟的执政表现,已经让自民党内几大派系对他失去了信心。
        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党内各派系可以称得上“火速”表态支持菅义伟,而今年,党内各派系普遍保持沉默,而沉默其实也是一种表态。
        “菅义伟没有派系,非常依赖自民党内部几大派系高层的支持。失去了派系的支持,他的总裁大位就只是一个空中楼阁,很快就塌下来。”李成日说道。
    安倍,造王者?
        菅义伟退出选举,这一变数也影响了许多选举观望者的态度。自民党内的选举风向,开始重新洗牌。
        在菅义伟宣布退出之前,仅有岸田派的日本前外务大臣岸田文雄确认角逐自民党总裁,以及无派系的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表示参选意向。其他潜在候选人都没有明确表态参选。
        “最重要的是安倍的态度”。李成日告诉记者,安倍所属的细田派是自民党内最大派系,安倍本人在自民党内部的影响力是绝对性的。自民党内部存在七大派系,总裁选举结果是不同派系博弈的结果。李成日认为,在安倍表态后,麻生派和二阶派很可能会跟着安倍表态。这三个派系高层的意见,足够决定当选人选。“自民党总裁不是国民选择的,而是党内几大派系交易后的选择”,“可以说,安倍表态支持谁,谁基本就可以确定是下一任党总裁。”
        在李成日看来,安倍心里很可能已有确定的人选,甚至可能已经与党内几大派系高层沟通过,只是还没有公布。他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岸田文雄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还不能下定论,需要等安倍的表态。岸田文雄资历较深,党内声望较高。李成日进一步指出,预计接下来还会有其他人宣布参选。
        属于自民党内第二大派系“麻生派”的河野太郎如果确认参选,他将是日本新首相的有力竞争者。李成日认为,与安倍意见相左的石破茂,尽管在国民中支持率颇高,但几乎不可能在自民党选举中获胜。“安倍不会选择无法延续自己政策基调的人。”
        在上一次竞选的时候,安倍、二阶俊博很快就表态支持菅义伟,所以他的当选几乎没多大悬念。但现在比较微妙的是,菅义伟已经宣布退出,安倍的不表态或许也是待价而沽。
        李成日认为,不论谁当选新首相,政策基调都不会偏离安倍路线太远。即使有调整,也只是微调,大的政策基调不会改变,对华态度不会有太大的转变。新首相在安倍的支持下才能够登上首相之位,不太可能与安倍政策完全相悖。“谁上台差别都不太大,某种程度上都是安倍政策的继承者。”
        在李成日看来,新首相会将重点放在国内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而不是外交政策上,以赢得国民支持。
        2012年安倍二度执政前,日本曾出现“年度首相”的局面,六年里出现了六位首相。“如果新首相无法有效控制疫情,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短命首相”,李成日说道。(据《看世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