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 侯裕博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新训干部骨干集训动员部署会上,参谋长吕正卿引用孟子的话来勉励大家的场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宁夏银川的8月,依旧烈日炎炎,武警宁夏总队秋季新训干部骨干集训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作为新训骨干之一,有幸参与到这次“淬火加钢”的集训中,时间虽短,收获甚多。
队列是新兵入营后作风养成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新训骨干们必须从个人姿态抓起,从自身的痼癖动作抓起。因此,集训的第一项课目就是军姿训练和队列组训法。毒辣的太阳照射着西沙窝的每一寸土地,站军姿时趁教员不注意,我开始偷偷放松,心想“做做样子就可以了,干嘛那么认真”,正当我思想抛锚的时候,看见身边的参训者汗水浸透了衣服仍然纹丝不动,有的甚至还是警士长,我的心里顿时感到一阵惭愧,“不严格要求自己怎么去要求新兵?”我马上打起精神,重新绷紧“六股劲”,调整好身形,朝着太阳微微扬起下颌。几天下来,皮肤晒得黝黑,但却更加坚定了我“回炉重造”的决心。
作为一名毕业两年多的“老”排长,起初我觉得新兵的管理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直到一次交流会后,我才发觉自己的带兵方法还停留在“老思想”上。一次训练间隙,王小兵教导员把我们召集起来,现场出了几种新兵入营后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让我们来进行处置。大家相互对视了一番,能答上来的寥寥无几。王教导员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如今的00后大多在百般呵护中长大。相对而言,内心较为敏感,个性更加鲜明,抗压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新训骨干必须要有能帮助其卸去思想包袱、驱散心里阴霾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总队首长常讲的带兵人要当好的“四种角色”:当“领导”讲评战士言之谆谆,当“老师”教战士学习传统文化,当“兄长”关心战士吃喝拉撒,当“学生”向战士虚心学习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到战士心里去。经过这次事件,给我的思想敲响了警钟。
回到宿舍,我连忙翻出《新训工作手册》,从下发以来一直堆放在柜子角落,从没有静下心来看过。果然认真研读以后才发现如获至宝,里面的内容详实到如何让新战士理好第一次发、洗好第一次澡……自此以后,我走到哪里都把这本“宝典”带着,一有时间就翻开看看。
新兵的训练是贯穿整个新训工作的重点,有的新兵入营前有体育方面特长,而有的则体质较弱,也很少运动。通过集训期间教员的精心授课以及向有带新经验的骨干们请教,我对新兵的教学组训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手榴弹投掷分为体会动作、辅助练习和模拟训练,战术卧倒要按照先分解、后连贯的训练方法来夯实基础,3000米跑可以分成三段路程进行训练,让新战士们树立信心,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不仅如此,还要结合新兵特点,军体训练时要因人施训,坚持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让新兵在班、排内结成对子,训练中相互监督、互助“打卡”,既见证了汗水与进步,又促进了团结和感情。
摸爬滚打,砥砺战斗血性。唇枪舌剑,碰撞出思想火花。此次集训,让我彻底冲破了井底之蛙思想的束缚,巩固提升了自身能力水平。如今,我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新战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