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自民党总裁候选人都打对华“强硬牌”

  •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本质就是看谁更保守。”随着已经官宣参选的三位候选人相继阐述施政政策,有日媒一针见血地这样评论道。
        9月13日,民调落后的候选人岸田文雄高调宣布一系列“鲜明针对中国”的外交和安保政策,包括如果出任首相,将在内阁中新设2个要职,处理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和经济安保“威胁”。这种为获得保守势力支持而宣布激进政策的行为,却为另一候选人高市早苗所不屑。她再次宣称当上首相仍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并扬言这“不可能成为外交问题”。不论是曾被认为对华友好的“鸽派”,还是“鹰派”,甚至右翼,都打出对华“强硬牌”。台湾《联合报》称,外交事务鲜少成为自民党总裁候选人政策的主轴,这次中国成为选战话题实属罕见。
    将“对抗中国”放在最前面
        日本前外相、自民党前政调会长岸田文雄13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外交与安保政策。他宣称如果能够出任日本首相,将在内阁中新设处理“人权问题”的首相辅佐官和处理“经济安保”事宜的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将矛头对准中国。他声称,围绕台海稳定与香港、新疆等“人权”相关问题,日本将“毅然应对”,以维护“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
        日本《产经新闻》称,处理“人权问题”的首相辅佐官将统筹领导日本外务省和法务省等相关部门,致力于收集并分析外国相关信息,在所谓“人权问题”上起到“指挥部”的作用。路透社说,该新设官职意在“监督中国政府对维族人的待遇”。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岸田12日在YouTube上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日本将跟欧美国家联手,坚决应对中国。
        “岸田将对抗中国放在最前面。”日本时事通讯社说,岸田在政策承诺中的这一姿态,意在争取自民党保守派的选票。针对中国海警船驶入“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岸田主张强化海上保安厅的能力和权限,通过修改安全保障关联法案,将外国军队对日本的直接攻击定义为武力攻击事态,同时对日本保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也态度积极。
        岸田还有意修改2019至2023年度“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增加防卫预算,因为“中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增大”。《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截至目前,日本的防卫预算一直控制在GDP的1%以内,岸田有意打破这一现状。
        岸田之所以使出全面针对中国的“大招”,很大程度是因为在民意上已经输给河野太郎,有些急不可待。
    为美国“火中取栗”
        据日本《读卖新闻》13日报道,河野太郎和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当天双双来到自民党议员事务所,争取选票。在此前一天的政策宣传中,河野太郎主要介绍了他的能源政策。作为“鹰派”的代表人物,10日刚宣布参选的河野太郎似乎没有像岸田那样急于表现强硬。不过有日媒认为,出身政治世家的他,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开始在这场竞选中发挥“变色龙”的特质,以争取保守派支持。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曾担任防卫大臣的河野太郎,经常下令紧急出动日本军机以阻止在日本附近的中国战机,是首批将中国称为“威胁”的日本政府高级官员之一。《朝日新闻》说,河野太郎在党内被叫作“榴莲”,因为他浑身是刺,是党内的“造反派”,但自准备出马总裁选举以来,表现得越来越圆滑,不再发表对立言论。
        被媒体形容为“比安倍更右翼”的高市早苗,在获得安倍支持后气势则更加狂妄。她12日在富士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再次强调,即使当上日本首相,也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妄言“这是对为国捐躯的人表示敬意”“不可能成为外交问题”,并称无法理解盟友美国为何反对参拜。
        “日本首相三强角逐,对华强硬成为共识。”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评论说,在紧锣密鼓的竞选角逐中,对华政策正成为候选人赢得选票的关键。
        BBC称,鉴于美日两国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同盟关系,日本的对华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变化令日本执政党候选人普遍对华强硬。
        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13日说,日本政客妄图通过“骂中国”搏上位的做法十分短视。他认为,竞选结束后,日本的反华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因为在日本国内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与中国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显得更为重要。从日本自身角度出发,一味为了美国“飞蛾扑火”“火中取栗”,有损日本的利益。(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