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叶
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领导人宣布,三国将建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作为这项新关系的首个计划,美英将帮助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的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
核潜艇一般指的是采用核反应堆作为艇上主动力系统的潜艇,其家族可分两支: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前者搭载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执行海基核威慑任务,后者则搭载各种鱼雷、水雷和导弹,遂行护航、侦察和破交等任务。从目前消息来看,澳方会获得的是一款攻击型核潜艇。
目前,美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和英军的“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都是性能先进的现役型号。故而可能成为澳军核潜艇选型的“蓝本”。但是,由于相关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方案的论证、细化和实施仍然需要时间。所以,澳方此次是直接采购美英海军的现役型号,还是根据其需求进行新型号“订制”;是在英美船厂进行建造,还是在澳大利亚本土进行建造,诸多问题依旧有待观察。
与需要上浮充电、水下航速有限的常规潜艇相比,核潜艇造价和维护成本虽然高昂,但在续航力、水下航速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目前,美英两国的潜艇部队已经实现了“全核动力化”。根据美军评估,其攻击型核潜艇拥有明显的技战术优势。在所谓“大国竞争”背景下,是深受美海军倚重的一支力量。近年来,美军“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采购和建造计划也保持相对稳定,并未受到预算因素的太多影响。最新的“弗吉尼亚”Block V型核潜艇不仅拥有更好的静音优势,火力投送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未来甚至可能集成高超音速导弹。澳军获得类似性能的攻击型核潜艇后,将给西太平洋地区“先进潜艇竞赛”再添一把火,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稳定与力量平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对远程打击能力的渴望:据法国《海军新闻》网站9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还有意采购“战斧”巡航导弹、JASSM-ER远程空地导弹和LRASM远程反舰导弹等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用于其多种海空武器平台,并打算和美国加强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合作。
目前,澳军的许多海空武器装备要么是直接从美国采购(如“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要么是利用了美国的技术(“霍巴特”级驱逐舰采用了“宙斯盾”系统),采购众多美制远程打击武器,无疑提升了美澳两军武器装备的通用化程度。围绕相关装备展开的采购、培训和训练等事项,又能够增加两军所谓的“互操作性”,提升联合作战水平。
对美国而言,这是“一本万利”之举:通过炒作“威胁”,美国通过向盟友兜售先进武器,驱遣其在有事之时为美国利益冲锋陷阵,而且能够将对方的军事安全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将盟友更牢固地绑在了自己的地缘政治战车上。因此,在美国对亚太地区事态进行干预时,澳军可能成为美国“打手”的可能性不容低估。美国通过这种手段,在亚太地区拼凑起某种军事协作机制的险恶用心不得不察。
虽然美英澳三国首脑在相关的表态中并未直接提及中国,但外媒普遍认为,他们抗衡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平心而论,先进核潜艇确实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一两件先进武器就想把中国人吓住,实在是打错了算盘。
首先,中国近年来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足以让企图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军事冒险的人三思而行;而后,随着反潜巡逻机等先进装备逐步形成一定的装备规模,中国军队的反潜作战能力不断进步有目共睹,这几艘潜艇并不是不可对付。更不用说美英向澳方提供核潜艇技术,不仅是蓄意在亚太地区拉帮结伙,妄图复制冷战时期集团对抗那一套,更是赤裸裸的核扩散行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
总之,美英澳三方的举动,再度证明了他们嘴上冠冕堂皇,实际却“冷战阴魂”附体的双标和虚伪本质。被野心和谎言驱遣,在对抗与冲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会把他们拖进“危险水域”。(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