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多地“拉闸限电”的举措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9月28日召开保障供电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称,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
纵观全球,“短缺”这个词近期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早已不局限于汽车芯片。在美国,肯德基店鸡肉供应不足,“好市多”超市开始重新限购卫生纸;在英国,主要城市多达90%的加油站9月27日无油可加;天然气的短缺逼迫欧洲多国电力供应商抢购煤炭;而在海地,许多贫困家庭眼下连为开学的孩子搞到一双美国人捐赠的旧鞋都成为奢望,原因是运费的暴涨。
这些短缺大多源于疫情下国际供应链的断裂,还有一些短缺则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产物。
国家电网承诺保障民用电
对于限电话题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已有数亿的浏览量,来自东三省不同城市的网友都反映遭遇限电问题。9月28日,国家电网召开保障供电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提到,国家电网将加大电网跨区跨省资源调配力度,同时全力守住民生用电底线。黑龙江省发改委方面近日表示,该省电力系统将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居民生活、关键公共设施、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及重要客户的用电需求。9月27日,吉林省省长韩俊表示将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暖、保民生、保生产,决不能因缺煤缺电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吉林振兴发展大局。目前多路并进保煤炭供应,派专人到内蒙古驻煤矿,逐一落实煤炭购销运输合同,争取更多的进口指标,抓紧推进俄煤、印尼煤、蒙古煤等外采计划等。
实际上,近期国内采取限电措施的不只东北地区,江苏、广东、浙江等地也纷纷推出限电措施,已经迫使当地一些钢铁、有色、化工、纺织等企业选择减产或停产。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说,东北的拉闸限电,可能跟原材料价格涨得太高有关,煤电价格倒挂,煤电企业为降低损失减少了供电范围。而南方各省的限电主要是为了达到绿色指标,比如江苏和广东在能耗指标上比较高,所以主动采取节能限电措施。从政策执行上看,南方一些地方做得人性化一点,东北地区的停电就“一刀切”,做得比较粗糙,所以意见会更大一点。
俄罗斯“专家”网9月27日评论中国近期的限电措施时称,为了实现到2060年零碳排放的承诺,中国需要关闭600座燃煤电厂,这将是一项挑战。
关于一些民众对停电的抱怨,“专家”网称,“近年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人习惯了美好的事物,因此,现在更难说服他们冷静地对待社区和地区的轮流停电。”
中国能源专家林伯强说,东北这次限电,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大宗商品如钢铁、铝等价格大幅上涨,而东北也有许多高能耗工厂,对于等了好几年好不容易盼来的好价格,他们势必会加码生产。这样一来,整体电力需求就会大幅上升,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
林伯强认为,限电措施对一些具体领域必然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要把限电夸大成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事件完全是外行话。
他强调,目前出现的限电属于特殊情况,如此高的电力需求不会一直持续,相关部门也会出手调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2.8亿千瓦,发电能力依然充裕。
英国加油站恐慌性断供
近期国际上的确出现了一轮由物资和能源短缺引发的恐慌,但不是在中国。
据路透社9月27日报道,英国主要城市多达90%的加油站无油可加,因为恐慌性购买加深了由卡车司机短缺引发的供应链危机。9月26日英国各地的加油站排起了几十辆车的队伍,耗尽了供应,迫使许多加油站要么干脆关门谢客,要么挂出断供的牌子。
有统计称,退出欧盟使英国失去了7.2万名卡车司机,而目前该国卡车司机的缺口是10万人,且运输燃料需要额外的培训和许可。据英国《卫报》9月26日报道,政府可能考虑“埃斯卡林行动”,用军队向加油站输送燃料。这是多年前在计划“无协议脱欧”时设想的,招募数百名士兵来驾驶一支由80辆油罐车组成的后勤部队。
荷兰工会领导人阿特玛9月27日表示,英国政府正在考虑的1万个短期招工签证,不足以吸引欧盟国家司机回来帮助英国摆脱困境。据报道,英国已有1250家麦当劳门店宣布暂停奶昔的销售,短缺的还有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因为欧美的“珍珠”原料几乎完全从亚洲进口。英国的屠宰场也严重缺少屠夫,已有8万多头活猪因无人屠宰被焚毁。
能源危机的寒冬也开始刺激德国,该国天然气价格较2020年同期上涨了44%。德新社报道称,截至9月下旬,德国为冬季储备的天然气尚不足总规划的2/3,而去年此时德国天然气的储藏量已经达到94%。
英国《金融时报》9月27日报道称,8月,意大利能源消费价格指数折合成年率升至20%,为近40年来的最快增速。当政府警告未来三个月电费将上涨40%时,49岁的米兰市民辛加雷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已经在为支付房租和食物费用而苦苦挣扎,“我经常看日历,想着我撑不到月底了”。
造成欧洲天然气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俄罗斯正减少向欧洲的天然气输送,并暗示只有在“北溪-2”项目全面投入运营时,供应短缺问题才会缓解。但监管机构需要数月时间对其进行认证。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在竭力阻挠该项目运行。9月24日,美国还逮捕了俄罗斯天然气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高管之一、诺瓦泰克公司首席财务官杰特沃伊。
英国天然气价格自8月初以来已经上涨了70%。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欧洲天然气价格在未来几周可能会持续走高。高盛则预计,随着冬季的到来,“整个欧洲都将面临停电的风险”。
英国“油价”网9月26日称,为了缓解能源危机,欧洲的公用事业公司正在使用煤炭等非天然气燃料发电,瑞典近几周重启了卡尔斯港的燃油发电厂,英国也不得不于9月初启动一座旧煤电厂。报道还称,创纪录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已经导致欧洲化肥和氨产量的减少,给供应链带来新的麻烦。
美国消费者体验短缺经济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国人也在体验多年未有的物资短缺。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想在AMC影院App上预订食物的影迷们现在会收到一条警告:“由于全国供应链问题,一些你喜欢的食物可能暂时无法购买。”近期,美国肯德基由于无骨鸡肉供应不足,决定暂时取消该产品的广告宣传。
《纽约时报》称,延误、产品短缺和成本上升继续困扰着大大小小的美国企业。杰斯达尔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经营一家厨房用品店,最近刚收到8个月前就下了订单的锅盖。她比往年都早下了花环、烤盘等圣诞节商品的订单,但对于能否按时到货她深表担忧。“美国消费者正面对一种现代社会曾经罕见的经历:没有库存,也不知道何时到货”。与此同时,为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很多码头工人被隔离在家中,导致美国港口卸货延误,加剧了集装箱短缺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9月26日报道,成千上万的集装箱积压在洛杉矶和长滩的港口,超过60艘船在排队等候停靠,等待时间长达3周。美国产品运输链每个环节的参与者——航运公司、港口工人、卡车司机、仓库经营者、铁路和零售商——都面临工人短缺的问题。耐克高管表示,将一个货运集装箱从亚洲工厂运送到北美所需的时间现在约为80天,是疫情前的2倍。除了限购卫生纸,“好市多”超市还对牛肉、猪肉、禽肉进行限购,人造圣诞树的价格上涨了25%。
“全球供应短缺一直延伸到海地援助集团”,《华尔街日报》称,工厂生产的持续中断和运输的瓶颈导致非营利组织为全球弱势社区提供商品变得困难。“海地美国核心小组”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他们从美国进口捐赠的旧鞋,并以低价出售给海地人,其执行董事达尔金表示,“这双鞋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一位母亲能够送孩子上学。”报道称,该组织现在每月进口近10万双鞋,但仅仅能满足他们需求的1/4。(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