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10月4日报道,日前从美国出发的“拉尔夫·约翰逊”号导弹驱逐舰10月4日抵达横须贺,进入位于日本的新母港。
报道称,“拉尔夫·约翰逊”号10月4日上午10时抵达目的地,其于9月15日离开位于华盛顿州的母港。
据美国海军新闻稿称,第15驱逐舰中队指挥官蔡斯·萨格兰特上校宣称:“‘拉尔夫·约翰逊’号是美国海军最新型、能力最强的驱逐舰之一。拉尔夫·约翰逊入列表明,我们与同盟和伙伴一起,坚定不移致力维护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安全。”
报道称,“拉尔夫·约翰逊”号替换的是6月份从横须贺出发前往圣迭戈的“马斯廷”号驱逐舰。
“拉尔夫·约翰逊”号于2018年3月开始服役,配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最新版本之一。据海军中校以赛亚·因方特说,“拉尔夫·约翰逊”号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可以为第七舰队作出重大贡献。
“拉尔夫·约翰逊”号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被誉为是美国最强大的驱逐舰呢?
作为2018年3月24日才开始服役的“15后”驱逐舰,“拉尔夫·约翰逊”号驱逐舰(DDG 114)是美国海军建造的四艘DDG-51 Flight IIA型驱逐舰的的第三艘。
Flight ⅡA型装备了“宙斯盾”基线9作战系统,包含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5.0和海军综合防空火控系统,拥有一体化防空和反导作战能力。此次美军新闻稿中申明了这一点:据海军中校以赛亚·因方特说,“拉尔夫·约翰逊”号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可以为第七舰队作出重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将Flight ⅡA版本的时候“拉尔夫·约翰逊”号称为“最强”,显然为“盟友”壮胆的嫌疑。自首艘DDG-51“阿里·伯克”号驱逐舰于1991年7月4日服役以来,美海军先后已经服役了FlightⅠ、FlightⅠA、FlightⅡ、FlightⅡA 和FlightⅢ等五种型号将近70艘此型“宙斯盾”驱逐舰。
不仅仅是吨位由当初FlightⅠ的满载8315吨,逐渐攀升至FlightⅢ满载排水量9558吨。最新的FlightⅢ的雷达升级明显,由原先的SPY-1D无源相控阵(PESA)雷达,换成了有源相控阵(AESA)的SPY-6(V1)“防空反导雷达”(AMDR),4面S波段雷达天线阵列从3.7米增至4.3米,对空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均要高于SPY-1D无源相控阵雷达。此外,FlightⅢ版本为了更好支撑SPY-6雷达,舰艇还将用罗罗公司的4兆瓦发电机替换ⅡA型驱逐舰3兆瓦的发电机,以提升舰艇的发电能力,舰艇电网也将从450伏升级至4160伏。
今年6月5日,伯克级Flight Ⅲ型首舰“杰克·H·卢卡斯”号(DDG-125),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亨廷顿·英格尔斯造船厂下水。(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