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人物
密室政治再发威:“被忘掉的人”成新首相
-
尚倩玉 罗婞
即将成为日本新首相的岸田文雄,长着一张不大容易被人记住的脸。一如他的性格一样——没有性格。岸田文雄的一些同僚,背地里不大喜欢他,觉得他没有作为政治强人的担当和魄力。在过去一年多里,日本政坛也很少听到他的声音,有政治观察家甚至认为,“他几乎被忘掉了”。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前,从政界到民间,都不看好岸田文雄。他的竞争对手河野太郎,在很多民调中都遥遥领先,有些数据甚至超出岸田文雄一倍多。然而,9月28日晚上,岸田文雄秘密会见了一名女性政治家。这场密室里的会谈,也成为他今天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关键。而10月4日,他将没有悬念地通过国会指名选举,成为日本第100任首相。
岸田文雄凭什么赢?
据说,日本现任副首相麻生太郎就不喜欢岸田文雄,觉得他无聊、优柔寡断。岸田文雄,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因为父亲是广岛县出身的通产官僚,岸田家也在广岛深深扎根。出生在精英政治世家的他,小学期间曾随父亲移居美国纽约,后回国进入私立精英高中开成高等学校,连续三年从东京大学落榜后,进入早稻田大学法学部,1987年步入政坛。1993年,岸田在第40回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在旧广岛1区首次当选。之后他在国会摸爬滚打,后来,更是成为派阀“岸田派”领袖。但他和其他政治大佬不太一样。比如他本次的主要竞争对手:提到高市早苗,人们会很快联想到她的极右主张,在自民党中都被称作“异端”的她,吸引了一大批右翼粉丝;河野太郎则是自民党内自由派的代表,受到党内年轻成员的追捧,在推特上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支持。而提到岸田文雄,人们很难第一时间想起他的主张,在日本民众心中,他是一个“无作为”、没有个人鲜明风格的人。这也是一些日本问题专家的印象。“没有主见,没有魄力,永远给人的印象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武汉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林泉忠说。去年,安倍辞职,岸田文雄就曾出面参选。败给菅义伟后,他发表了败选感言,当时很多人吐槽他的演讲枯燥无聊,并因此断言他的政治生命到此为止了。现实也确实如此。菅义伟上台后,人们很少再听到岸田的声音,“他几乎被忘掉了”,林泉忠说。也正因为如此,在选举前,岸田文雄的民意支持率很低。“很明显,在民间,河野的声望比岸田要高。”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河野太郎才是舆论认定的最有可能当选的人。9月23~25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和东京电视台的民调显示,河野太郎的支持率为46%,而岸田文雄17%、高市早苗14%。然而,最终的投票,狠狠打了民调的脸。也让意气风发的河野太郎黑了脸。第一轮投票,岸田文雄以1票优势领先河野太郎。有媒体称,现场一片哗然,似乎这个结果很出乎人们的意料。但由于二人票数均未过半,比赛进入了下半段,新的总裁,将在岸田文雄和河野太郎之中产生。第一轮投票选举结果。获得安倍支持的高市早苗,“议员票”得票数比河野太郎还要高很多。后来,这些选票大部分改投了岸田文雄。巨变就此发生。原来支持第三位竞选者——高市早苗——的议员,绝大部分都把票投给了岸田文雄。河野太郎与岸田文雄的选票差距,从第一轮的1票,拉大到第二轮的87票。“高市的支持者几乎全面转向了岸田。”林泉忠说,“这意味着什么?”显然,他们之前已经商量好了。密室里的政治交易9月28日,投票前一晚,东京都的政治氛围暗流涌动,各个候选人都在进行着最后的努力。岸田文雄秘密和高市早苗见了面。这场会面,也最终成为岸田当选的关键。高市早苗是本次选举中早早就表态参选的一位女性候选人,而且,在选举前,她明确得到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支持。也就是说,高市早苗背后,站着安倍系。据相关人士透露,在这场秘密会面中,岸田与高市两个人达成了政治交易:如果在决选投票时,出现任意一方与河野太郎对峙的局面,两个阵营将联合起来“一致对敌”。于是,在投票现场,就出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细节:虽然之前河野太郎的各种民调都很高,但高市早苗的议员票,比他还要高出28票。这主要就是安倍系议员发挥的作用。第二轮投票时,这些议员,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岸田文雄。而因为议员票在选举中占比非常重,这也使得拥有民意基础的河野落败,拥有派系支持的岸田上马。很快,在网络上就出现了批判的声音,不断有人质疑,比起民意,自民党的总裁选举更像是派阀之间权力斗争的产物。嗯,不是更像,本来就是!“党中有党”的派阀政治是日本一大特色。总裁选举背后,有派系间各自的利益考虑,亦有如何保全党派利益的商讨;既有激烈的竞争、冲突和碰撞,也有商讨、谈判与妥协。在最终人选未尘埃落定前,自民党内“群雄争霸”、派阀纵横捭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格外激烈。在历次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派阀、大佬间都会“明争暗斗”,使得不同派阀间的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河野太郎就有意出马,但遭到党内一些大佬的劝阻。据日经新闻报道,2020年7月29日晚,麻生派议员在东京一家餐厅聚会,其间有人质问:“河野太郎不行吗?”这个问题,早在6月,麻生太郎就曾给出回答。当时,他面露难色地告诉一位关系亲近的议员,就连资历更老的岸田文雄都“有难度”,更别说年纪轻轻的河野了。最终,经过党内协调,河野太郎最终宣布不参选。菅义伟半路杀出,并成功当选。可以看出,谁参选甚至谁当选,决策权最终在派阀领袖和自民党高层手中。而按照目前日本政治现实,其首相是由自民党总裁担任,这也意味着,谁能当日本首相,日本民众说了不算,而是派系大佬说了算。派阀背后,还有金钱日本民众苦派阀政治久矣!据林泉忠观察,本次选举前,党内年轻的少壮派曾经试图冲击派阀政治。9月10日,年轻议员福田达夫发起成立了“党风一新之会”,就是希望能推动自民党议员能够“不依靠派系运作自主选出自民党总裁”。福田达夫出自政治世家,他的爷爷福田赳夫、父亲福田康夫都曾做过日本首相。他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关系也很好。因此,其政治号召力不容小觑。一经发起,就有70多人响应,其中十多位还是安倍领导的细田派成员。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其他麻生派、岸田派等中小派系,仅次于细田派,可以算是自民党内第二大派了。可以说,“党风一新之会”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冲劲十足。然而,最终,没什么实际作用。得到派阀支持的岸田文雄,依然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由此可见,日本派阀政治势力之强,不容小觑。撼首相易,撼派阀难。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评价,“日本三人相聚,可成两派”,形容日本人喜好“组建小团体”的民族性。在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看来,除了出身、立场以及缘分外,金钱是吸引政客加入派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选举是非常烧钱的。”周永生告诉记者,大派阀领袖不仅人脉广,还通常有较强筹款能力,对于议员来说,加入大派阀,意味着能享受到更多资源,尤其是来自派阀的竞选拨款支持,十分关键。这次之所以派阀政治取得压倒性优势,很可能和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有关。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就曾经说过:“选举前撒钱要撒到让钞票立起来才行。”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全盛期,一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平均每年的支出为1.2亿日元(约949万人民币),但是,其年收入充其量不过4000万日元(约316万人民币),这个窟窿,靠的就是来自大企业、大财阀的政治献金。对于普通议员来说,拿到献金的难度远大于有权有势的党内大佬。因此,“背靠大树”、投靠派阀,成了议员们的选择。也最终造就了无聊、没有主见的岸田文雄最终当选。(据《Vista 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