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老兵特刊
沂蒙老共产党员赵久祥信仰密码
-
■ 傅家德
主人公小传
赵久祥,山东省蒙阴县蒙阴街道尧山头村人。1920年8月1日出生,1940年6月参军。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解放临沂城、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各一枚。1990年12月从蒙阴县卫生防疫站离休。
沂蒙革命老区蒙阴县有着一位78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名字叫赵久祥。望着胸前挂着的一枚枚耀眼夺目的军功章,倾听着他那戎马倥偬的辉煌岁月,这位沂蒙老共产党员的人生历程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坚定信念——一腔热血去报国
20世纪初,赵久祥的父亲跟着爷爷奶奶逃荒来到了山东省临朐县。出生在这里的赵久祥,14岁时便返回家乡蒙阴县尧山头村。他永远不能忘记的是饥寒交迫的战争年代,吃上一顿饱饭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彼时,沂蒙山区正遭受日本鬼子的烧杀掠夺,老百姓的生活度日如年,年迈的爷爷奶奶和特别疼爱自己的父亲,嘴里念念不忘共产党和革命队伍的到来。赵久祥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才能把敌人赶出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1940年6月,八路军到他们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赵久祥在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支持下,积极报名参了军,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我新兵营驻扎在沂南青驼。”赵久祥记忆的闸门似柔和的春风徐徐拂开,集训完后,他被分配到九二支队当护理员,随后所在部队整编为鲁中军区第四团。1942年9月,赵久祥又分配到特务连当战士。来到部队后,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赵久祥训练起来格外带劲。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和睦的战友感情,让他产生了对党、对军队的浓厚兴趣和无限向往,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军营、铁心向党的信念。践行誓言——救死扶伤勇担当岁月的流逝会卷走许多生活的积淀,但对赵久祥老人来说,战场救护的记忆却如礁石般根植于脑海,挥之不去。1943年1月的一天傍晚时分,他光荣地举起右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正值在战场间隙,连长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共产党。赵久祥当即当即表态并郑重地向连长敬了个军礼,说道:“连长,我穿上了军装就是党的人,我坚决要求加入共产党。”如是,他举起了右手,庄严向党宣誓。1945年3月已是连队卫生员的赵久祥参加了解放蒙阴战斗。他的任务是随鲁中军区四团在蒙阴东住佛一带阻击新泰增援日军,他与部队一位姓马的医生负责救治伤员。日军60多人除1名俘虏外全部被歼,我军伤员也有100多个,赵久祥与马医生不顾炮火危险穿梭于火线就地包扎伤员。他抢救一位吴战士的场景,至今他还清晰记得。赵久祥说,那天晚上,借着月光看了一下病情,这位战士的右手两个指头已经不见了,手臂血肉模糊,鲜血直流。按理说,这种病号需要截肢处理,可是,这位战友苦苦哀求,说啥也不要截肢,“右手没了,我不能再打鬼子了!”吴战友的话,深深震撼着赵久祥和马医生的心,他们果断处理进行消炎和包扎,终于保住了右手。1945年8月,在解放临沂城战役中,有位我军战士炸碉堡受伤掉落在城前壕沟里,赵久祥冒着敌人火力封锁前去救援,腿部被手榴弹片炸伤,他忍痛成功的把这位八路军战士背下了前线。战争年代的医疗条件非常简陋,药品短缺,急救箱里只有一把剪子、两个镊子、碘酒和绷带。看着战友们痛苦的面容,赵久祥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多方打听土方草药,自制医疗用品,想方设法解除战友们的伤痛。他收集狗骨、羊骨,把骨头磨碎成粉末冲服,可以治腹泻;瓶子的瓶口蒙上纱布,埋在河边的土坑里,第二天把瓶子里过滤的水蒸开后,用作注射用的蒸馏水。1950年10月,赵久祥随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翌年7月,他分配到高炮第十四营卫生所当起了医生。在朝鲜战场上的伤员,除战场受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冻伤。冬天的朝鲜温度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我军战士御寒服装不足,极易冻伤,有些战士的手、脚冻的如石头般敲起来砰砰作响因此而截肢。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赵久祥在前线来往奔波,竭尽所能地挽救战士的生命,在前线做包扎处理后转送后方医院。整个战场救护中,赵久祥亲手救治的伤病员达到了2000多人。战争结束后,他被获得了朝鲜政府赠送的纪念章一枚。不忘初心——艰苦朴素传佳话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赵久祥所在部队回国驻扎在河北省涿州市马房驻地的老百姓家。已经提升为部队医生的赵久祥,时常带着医疗药物走进老百姓家开展看医送药活动。房东家的妇人看到赵久祥的所作所为,不止一次地和老伴嘀咕:赵医生是个好人啊!要不把咱们的外甥女介绍给他?!房东老两口儿主动当起了“红娘”。几经撮合,赵久祥与老房东的外甥女朱玉荣相识。家住马房塔西村的朱玉荣,当时担任村里妇救会主任。经常与赵久祥所在部队进行军民共建活动,渐渐地相互都有了认识,感情渐渐升华。正当部队政治部门对赵久祥心爱的女友展开政治调查时,上级一纸号令,赵久祥部队南下进驻浙江温州一带。部队开拔那天,朱玉荣还组织村里姐妹们扭起秧歌,唱起歌,热烈欢送部队移防。1955年春节刚过,部队批准了他们的结婚请求。远在河北老家的朱玉荣得知后,喜出望外赶到部队。那天,赵久祥所在部队政委为他们夫妻证婚,刚说一句话,警报骤然响起,指战员们迅速集结进入战备,他们俩的婚姻只好搁置下来。直到晚上,教导员突然想起,便找到赵久祥和朱玉荣,又约上了几位战友们简单吃了顿晚饭,算是喜宴。翌日一大早,秉性耿直的赵久祥向教导员付钱时,才知道总共花了5块钱。讲起这段往事,老两口儿就笑哈哈地对家人说,当年我们只花5块钱就结婚了。学无止境——愿把一生献给党岁月更迭,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1963年。这年6月根据部队安排,赵久祥办理了转业手续,带着妻子和子女回到阔别23载的家乡蒙阴县。不久,便安排在孟良崮医院担任院长。1979年又调至县卫生防疫站,直至1990年12月退居二线,从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转入离别多载的家乡,赵久祥植根心中的信念永远不变——是共产党让他逐步走上幸福的生活,他要永远感谢共产党。不管在医院担任院长职务,还是在防疫站长岗位上,赵久祥始终秉承革命军人的风采,不忘初心,践行使命,说话,雷厉风行,办事,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还荣获山东省防疫系统三十年功勋荣誉奖章。赵久祥经常教育家属和子女,忘记过去就是背叛,现在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的?是党和国家、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出难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赵久祥老人现在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是老人一再表示: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丢,学习更不能放松。自己从一名农村山里娃到一名共产党的干部,回望成长的历程,是共产党滋养了我,是共产党给了我幸福安稳的生活,我要永远感谢共产党,我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党!从战火中走来,不忘初心,沉浸在幸福的生活沂蒙老共产党员、老革命军人赵久祥,将永远铭记党员和军人誓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老人的光辉形象如一抹晨曦初露的朝阳,照耀着八百里沂蒙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