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迎来第二次发展机遇

  • 蕾韦卡·格林斯潘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0月7日发表文章称,新冠病毒危机在全球政坛引发一种势头,旨在改变政府与市场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力量对比。重建更好未来的希望取决于要形成一种新的政策范式,帮助引导以公正方式向一个减少碳排放的世界过渡。
    大流行考验政经体系
        第二次机遇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常见,但它正在到来。在过去18个月的新冠病毒危机期间,政府对企业和劳动者给予的支持在力度及范围上都远远抛开了根深蒂固的政策教条。这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产生了一种政治势头,旨在改变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力量对比,进而为实现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增长形成新共识。通过加强这股动力,我们可避免再犯近几十年来犯下的政策性错误。  
        这场新冠病毒大流行考验了各国政府的反应能力以及各地经济制度的自我修复能力,并以过去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了社会行为和个人习惯。即便深陷苦难之中,人们也有理由抱有真切的希望。一线工作人员的奉献令人备受鼓舞,此外,全球科学界利用协同研究和公共资金的力量,以惊人的速度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
        全球经济已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各国在管控这场大流行造成的卫生危机方面降低了严苛程度,并启动了疫苗接种计划。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5.3%,将创下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经济增速。但鉴于各国财力不同,未来有出现冠状病毒新变异毒株的可能性,加之疫苗接种率极不均衡,2021年后的前景仍不明朗。
        如果我们不谨小慎微的话,这些挑战可能会减缓进行有意义的变革的势头。此外,这场大流行还表明,即使最富裕的国家对于意外打击也是如此的仓皇失措——今年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凸显出这一事实,而全球经济已变得四分五裂。
        回归这场大流行暴发前的政策范式将是一场灾难,因为那种政治范式带来的是1945年以来全球增长最疲弱的十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如此,在发展中世界,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某些情况而言前者造成的损失已远超后者。
    复苏取决新政策范式
        美国政府新推出了涉及范围广泛的经济倡议,如果其他发达国家通过采取类似行动加以补充的话,那可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经济复苏。此外,美国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划拨6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支持实行全球最低公司税率以及对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产权实施豁免,这表明多边主义可能获得重生。全球经济现存的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环环相扣的经济和环境危机应成为多边议程中的首要议题。
        能否取得进展将取决于主要经济体在努力保持经济复苏势头、建立抵御未来冲击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解决日益紧迫的气候危机等方面加强政策协调。但加强协调并不足以实现重建更好未来的目标。最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获得国际支持。由于这场大流行,很
        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场持续升级的公共卫生危机,它们还要苦于应对日益增加的债务负担,并面临经济增长陷入失去的十年的暗淡前景。
        截至目前,国际社会为缓解发展中世界在卫生及财政领域的压力所做的努力可能微不足道,也为时过晚。但我们可以在业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二十国集团(G20)最近就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提出的倡议可促进开展更广泛的努力,通过强有力的多边机构解决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同样地,高收入国家捐出或转借未使用的特别提款权,有助于资助发展中国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尽管最近遭遇了一些挫折,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最近强调指出,“我们在知识、科学、技术和资源等方面”都有能力让可持续发展目标重回正轨。古特雷斯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目标统一、各行各业有效发挥领导力以及加紧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
        如今,重建更好未来取决于形成新的政策范式——旨在帮助引导以公正方式向一个减少碳排放的世界过渡。关键问题在于,各国政府是否会共同采取必要措施。如果各自为政,事实将证明这场危机不过是再一次错失良机。(据《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