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羽玮
近一年来,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暴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亚洲到欧洲,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近日,英国能源市场监管机构官员布里尔利,通过视频出席能源问题听证会。就在他向议员们保证,天然气危机不会导致冬天停电时,他所在的房间突然暗了下来。布里尔利不得不中断会议前去查看,其他与会者随即调侃说:“我们果然没电了!”
数据显示,天然气、煤炭、石油等价格飙升之际,一场能源危机正席卷全球。
德国南部,一座废弃核电站的冷却塔被爆破拆除。爆破前,冷却塔上投影着一行德语:“为替代能源让路”。十年前,核电曾占到德国电力供应的四分之一。明年,德国将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成为西方工业大国里第一个全面弃核的国家。传统能源退出的同时,各种新能源正加速进入市场。
德国的政策也极大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同样计划放弃或缩减核能的还有瑞士、西班牙和法国等。
法国则利用丰富的离岸风力资源、水力和森林资源,发展风电和太阳能。预计到2028年底,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较2019年翻四番。美国则凭借广袤的地域,建造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数据显示,到2023年,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24吉瓦,是2020年的三倍多,相当于目前全美40%的家庭用电。挪威、瑞典、冰岛等北欧国家则利用丰富的生物质、水力与地热资源,率先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主导的能源更替。
在中国甘肃敦煌,一万多面“定日镜”静静地躺在戈壁上,它们以同心圆的阵列摆开,围绕着一座几百米高的吸热塔,犹如一朵银色“向日葵”。这些镜子能够跟随太阳移动,通过聚光吸热、储能换热等科技手段,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100%清洁能源。这座“超级镜子发电站”的年发电量约为3.9亿度,它可以让人类每年减排35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1万亩森林的环保效益。
在中国,不同的地貌特征正支持着不同的发电方式。在以丘陵为主的福建省,光伏沿着山势覆盖出一座梯田。在水系发达的浙江,面积四千多亩的鱼塘中,水下可以养鱼,水上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在华北平原上,来自北方的风正推动着涡轮机产生着电能。 (据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