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高超音速焦虑”的美国,接下来会有啥招

  • 辉叶

        这段时间,美国“羡慕嫉妒恨”的味道,很浓很浓。
        10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发了一篇所谓的“独家报道”,炒作中国在8月试射了一种“可环绕地球飞行的高超音速导弹”,称其“可抵消美国反导系统”。报道援引美国“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高超音速武器进展惊人,先进程度远远超出美国认识”。该报道通篇渲染中国威胁,将捕风捉影发挥到了极致。
        对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10月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据了解,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一次和平利用太空的试验被“有心人”解读成高超音速武器。看来美军的“高超音速焦虑”,又加重了几分。
        就现阶段而言,与俄罗斯等国公开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制进度相比,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进度确实是落后了,也难怪一提到高超音速,美国就会着急上火。
        当然,我们要清楚地看到:目前,美军正在高超音速领域发力。美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美海军的“常规快速打击”导弹以及美空军的AGM-183导弹处于齐头并进的发展阶段,摆出了一副急起直追的架势。
        在未来,逐步成熟的美国高超音速武器将成为其手中一张重要的牌。例如,美国可能会将其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到中国周边地区,甚至在日本、韩国或澳大利亚等盟友本土上部署高超音速武器,制造“亚太版导弹危机”,惹事生事,搅动地区安全秩序;而后,美国可能会将战术高超音速武器和相关技术输出给盟友,通过装备一体化,绑定盟友为其地缘政治战略服务;最后,美国还可能会设置议程,渲染控制高超音速武器的必要性,进而鼓吹制定某种形式的控制机制或条约,占据国际舆论场的制高点,从而掌握相关议程的话语权。对这些套路,需要警惕,并有所准备。(据《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