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旭
下令宣布西方10国驻土耳其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才3天,10月2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改口称“不认为现在会有大使遭到驱逐”。当天,涉事大使馆也纷纷表示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不干涉所在国内政,土耳其和10国的外交风波就这么收场了?
危机被降温
“我们的目标绝对不是制造危机,而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权利、法律、荣誉和主权。”在10月25日的电视讲话中,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提到美国等国使馆当天的新声明,并说,“我相信这些大使在涉及土耳其主权权利的声明中会更加小心。”
在路透社看来,埃尔多安的言语中依旧“充满挑衅”,但这一论调也释放了明显的信号——给近日发出的威胁引发的紧张局面降温,从而避免了埃尔多安执政19年来同西方国家最大的一场外交危机。
因卷入2016年宗教人士居伦及其支持者发起的未遂政变,土耳其商人卡瓦拉自2017年起就被土方羁押。10月18日,就在卡瓦拉被羁押4年之际,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德国、法国、荷兰、新西兰、挪威和瑞典驻土耳其大使馆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土方“公正、迅速”地处理卡瓦拉相关案件。
为此,埃尔多安大动肝火,并向支持者发表讲话称,这10名大使“应该被立即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他们应该知道和了解土耳其。如果他们不知道,那他们就应该走人。”但10国大使并没有收到来自土耳其外交部的任何正式通知要求他们离开。
有分析人士称,埃尔多安对10国大使下“逐客令”,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最近,土耳其通货膨胀率飙升至近20%,里拉暴跌。
而在此时改口,则同将在罗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会议有关。有消息称,埃尔多安希望同美国总统拜登讨论采购美国战机的计划。由于土耳其向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叫停向土耳其交付F-35战机。然而美方并没有退钱,土耳其转而希望购买40架F-16战机及对现有的80架F-16战机进行现代化改造需要的配件。
声明藏“玄机”
然而,有意思的并非埃尔多安的突然改口,而是10国的态度。10月25日,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在推特上发布了最新的双语声明。很快,加拿大、新西兰和荷兰大使馆发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声明,德国和法国则转发了美方的推文。
微妙的是,美方土耳其语和英语版本的声明在措辞上有些不同。根据土耳其语版的声明,美国大使馆“确认”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41条,即在外国开展工作的外交人员不得干涉所在国家的内政;而在英文版本里,声明写的是美国大使馆“注意到它一直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41条。土耳其语版本似乎可以解读为美国大使馆承诺将在未来遵守公约,而英文版本给人的感觉却是西方国家在这场风波中占了上风。
美国国务院随后又在推特上发表声明,称美国大使馆25日发表的声明意味着“强调我们18日发表的(有关卡瓦拉的)声明符合公约第41条”,并补充说美国国务院将寻求同土耳其对话。埃尔多安也继续在推特上发言,话里有话:“(土耳其)任何决定都不是偶然的,我们非常清楚我们在做什么。”
未来留爆点
表面上看起来,土耳其和10国各退让了一步,但事实上谁也没有说服谁。
这场风波可能会成为埃尔多安的一次“教育西方尊重土耳其”的胜利展示,华盛顿研究所土耳其研究项目主任卡加普泰说:“他将继续使用这样的措辞——‘我告诉西方大使,他们不得干涉土耳其事务。’”
而这场风波过去后,舆论认为,土耳其会按照西方的意思释放卡瓦拉的可能性反而更小。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阿斯利·艾丁塔斯巴斯说,卡瓦拉问题将成为一个楔子,继续卡在土耳其与美国和欧盟的关系中,随时可能成为爆点。“长达一周的僵局显示,在埃尔多安执政19年后,土耳其与盟友关系的不确定性正越来越大。”法国电视台评论道。(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