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三党推执政协议“对华措辞史上最强硬”

  • 熊超然

        11月24日,德国新执政联盟的三个政党正式在柏林推出了执政协议。在对华政策方面,该协议一共12次提到中国。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中国问题专家诺亚·巴尔金说:“对华措辞是德国执政联盟协议中有史以来最强硬的。
        自9月底德国大选结果出炉后,经过一系列磋商,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携手”,10月正式启动组阁谈判。
        据德媒报道,这份177页的联合执政协议包括序言在内共有九个章节,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施政目标。在对华政策方面,协议文本中一共12次提到中国,尤其是在关于外交政策的第七章“德国对于欧洲及世界的责任”中,多处与中国有关。
        香港《南华早报》注意到,共同组建政府后,绿党和自民党中资历尚浅的人士都将赢得关键内阁职位,其中一些职位将由在涉华议题和外交政策上言辞强硬的人担任。而在联盟协议的文本中,更是12次提及中国,还首次提到了涉台、涉港、涉疆的中国问题。
        有专家认为,这是德国有史以来涉华部分措辞最强硬的一份联盟协议,三党如此大剌剌地提及中国的“红线问题”,是想更公开谈论与中国的分歧,并加重在对华关系上“竞争”和“对抗”的分量。对此,有台媒就“兴奋”地认为,德国新政府将会积极“挺台”,对中国大陆展示强势姿态。不过,也有德国国内政治人物表示,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改变,即便有改变,也会是一个相对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份宣布组建德国全新执政联盟的文件表示,德国希望“在伙伴关系、形成竞争以及体制对手的维度上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在“基于人权的前提下”与中国合作。因此,它们将中国描述为是一个“系统性的对手”,呼吁德国要在“欧盟-中国共同政策的框架内”,制定全面的中国战略。
        协议文本中写到涉华政策的部分,还提到了涉台、涉港和涉疆问题这些中国内政事务,其中不仅宣称“支持‘民主台湾’实际参与国际组织”,还继续污蔑中国在新疆地区“侵犯人权”,“一国两制”在香港需要得到恢复等等。
        此外,在对华政策方面,这份文件还强调了德国和美国进行跨大西洋密切合作的必要性,表示要“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合作,以求减少战略依赖性”。而在谈及南海问题等事关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时,执政协议称,中国应为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负责任作用,德国致力于“确保南海和东海的领土争端在国际海洋法的基础上得以解决”。
        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中国业务执行主编、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访问学者诺亚·巴金(Noah Barkin)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在中国部分措辞最强硬的一份德国联盟协议,这反映出有人对于中国在日益担忧。”
    巴金补充称,这份文件提及了许多被认为是中国的“红线问题”,这表明三党联盟想要更公开地谈论与中国的分歧。
        日前,社民党外交政策人士表示,德国外交及对华政策不会一夜之间改变,即使改变也会“循序渐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对此观点表示认同,认为中德关系会“稳中有变”,原因就在于中国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不会改变,影响中德关系的结构性因素也不会马上改变,虽然绿党和自民党对华态度相对强硬,但同样需要中国的合作。绿党长期关注环保和气候领域的问题,自民党则在商界耕耘颇深,这些全球性议题和经贸合作始终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据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