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悲哀。”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2月9日这样评价美国举办所谓“民主峰会”。扎哈罗娃当天在记者会上批评说,美国利用所谓“民主峰会”寻求建立“自己人反对外人”的广泛联盟,以及推进自己的利益。
“民主峰会”期间,台当局代表10日发表演讲时搞“台独”小动作惹恼白宫,被掐断直播画面。此前的9日,美国更是在美国自己眼中的“后花园”被多国总统鄙视了。
10日,美国举办的所谓“民主峰会”落下帷幕。美国媒体继续刊文批评美国政府虚伪,并直言美国才是对全球民主进程最大的威胁。“三无产品”——拜登主导的所谓“民主峰会”结束后,12月12日,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总结。有分析称,美国带领一众所谓“民主国家”对中国“秀团结”,却演成了一地鸡毛。
白宫紧急掐画面
据路透社12月13日报道,在“民主峰会”视频会议上,台“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演讲PPT所引用地图,公然将大陆和台湾标注为两种颜色。这一小动作惹来白宫不满,随后,唐凤视频画面被掐断,改为音频代替。
在10日的“民主峰会”视频会议中,台“数字部长”唐凤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南非一家非政府组织的彩色编码地图,这张地图依据所谓“公民权利开放程度”进行排名,将大陆和台湾标注为两种颜色。
路透社称,这张地图在唐凤的演讲视频中出现了一分钟,让一众美国官员“惊慌失措”。几分钟后,当镜头从主持人再度切回唐凤时,她的视频画面已经被掐断,改为音频代替,屏幕上只剩下了“部长奥黛丽·唐”的字样。随后,屏幕上还出现了免责声明,“本小组个人所表达的任何意见都仅属个人,不一定反映美国政府的观点。”
由于此事的敏感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台湾代表唐凤的视频信号被掐,是白宫方面的要求。白宫担心在美国举办的会议上,赫然出现区隔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地图,可能会被视为与华盛顿的“一个中国”政策相违背。
白宫方面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则回应称,是屏幕共享的“混乱”导致唐凤的视频被删除,并说这是一个“无心之失”。
该消息人士谈及白宫的反应时说,“他们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他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此事很生气,因为这张地图在峰会前的演练中没有出现,让人怀疑台湾和唐凤是否是有意在最后一刻搞小动作,发出这样的信息。
而另一位直接参与峰会的消息人士则称,视频展台操作人员是按照白宫指示行事,“这显然是出于政策考虑”。该消息人士还评论道,白宫对此事反应表明,美国政府对台湾支持并不像其反复声明的那样“坚如磐石”。
路透社还称,华盛顿方面还就此事向台湾当局表示不满,而台当局则对唐凤的视频被删感到愤怒。不过,台外事部门最终把此事归咎于“技术性问题”。
对于民进党当局派人参加“民主峰会”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2月10日回应表示,“美国的所谓‘民主’,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受到广泛质疑。美国举办所谓‘民主峰会’,实际上是维护美国自身利益和霸权的政治操弄。民进党当局的所谓‘民主’更是个幌子,民进党当局在台湾大搞‘绿色恐怖’,操弄民粹,打压迫害异己,引发广大民众强烈不满。民进党当局派人参加所谓‘民主峰会’的表现,只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看透民进党当局假‘民主’、真谋‘独’的本质。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任何伎俩都注定失败。”
美国在自己的“后花园”
被多国总统鄙视
在美国在华盛顿召开所谓“民主峰会”期间,一向被美国视为自家“后花园”的拉美国家却有一些总统很不给面子的“炮轰”美国: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9日在推特上发文称,“在任何国家,美国的利益都不是(帮当地推行)推行民主!”而被拜登政府邀请视频参加“民主峰会”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则公开在会上批评美国领导的“美洲国家组织”干涉玻利维亚,破坏该国民主。
“民主意味着不干预(他国)。民主是和平最好的保证。民主不是靠制裁强加的,也不是靠武力。民主像和平一样,无法被出口,也无法被强加(于他人)。”阿根廷报纸《民族报》10日援引该国总统费尔南德斯一段录制好的视频发言时这样写道。费尔南德斯的话被认为是对美国向外“输出美式民主”不点名地批评。
此外,费尔南德斯还在讲话中更直白地批评美国领导的“美洲国家组织”在干涉南美国家玻利维亚的内政和民主。他表示,玻利维亚前总统莫拉莱斯下台是拉丁美洲民主的“艰难时刻”,并称美国领导的“美洲国家组织”支持了导致莫拉莱斯下台的政变。
事实上,在所谓“民主峰会”期间公开批评美国民主的拉美领导人并非只有费尔南德斯一人。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的总统布克尔也是其中之一。9日,他在推特上发文,批评美国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在全球推行民主,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很明显,在任何国家,美国的利益都不是(帮助当地推行)民主,但有人居然真的认为(美国是为了帮各国实现民主),这实在很搞笑!”
“民主峰会”当天,
英法院判阿桑奇可被引渡
12月10日,英国法庭推翻1月的裁决,允许将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引渡至美国受审。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批评这一判决结果“可耻”。
报道称,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写道:“在针对记者和公众人物的政治案件框架内作出的这一可耻判决,是盎格鲁-撒克逊联盟残暴世界观的又一表现。西方真是恰如其分地庆祝了世界人权日和‘民主峰会’的闭幕。”
今日俄罗斯11日刊发文章称,如果阿桑奇是一名中国记者和出版商,他应该已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人权日的主角,本周他的画像会被放在拜登的“民主峰会”顶端。
文章称,阿桑奇的名字本该是美国务卿布林肯的350名受威胁记者名单中的第一位。讽刺的是,这份名单公布当日,他的政府寻求引渡阿桑奇,以令其面对175年的超级牢狱之灾。如果阿桑奇揭露的是中国的罪行而不是美国的罪行,他现在将会是(西方)抵制冬奥会运动的旗手。西方的每条新闻都会以他的命运开头,每家西方媒体都会为这只车轮上的蝴蝶被碾碎而愤怒。可怜的阿桑奇,如果他生为中国人就好了。
可惜,他的“罪行”是曝光美国的罪行:在伊拉克的战争罪行;在关塔那摩对14至89岁的男性实施酷刑;非法监视联合国秘书长和其他外交官;在洪都拉斯策划军事政变;对也门的秘密战争,令成千上万人被害……伦敦高等法院不仅给英国的破碎司法致命一击,还谋杀了新闻业本身。这无异于扼杀了英国是民主国家的幻象。这一切都发生在西方“民主国家”自以为优越的一周。
阿桑奇案本应在第一关就败下阵来。本来,数不清的违反正当程序的恶劣行为,足以扼杀引渡阿桑奇的最微小机会。但西方媒体并没有为阿桑奇疾呼。那些获得丰厚报酬的西方“记者”,对阿桑奇的命运保持沉默。他们知道,现在这种事发生在阿桑奇身上,将来就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这样,美国的巨轮再次近乎悄无声息地碾碎正义。(据环球网、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