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伊网络战升级 平民遭殃

  • 袁野

        伊朗人买不到汽油。以色列人发现,自己的私密信息被发到了网上。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最近,数以百万计的伊朗和以色列民众身处两国网络战的“交叉火力”之下。
        在伊朗德黑兰,一位牙医为寻找汽油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他在一家又一家加油站外排队,最后空手而归。
        以色列一位著名播音员惊慌失措,因为他的私生活细节在社交媒体上被曝光。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数十万以色列人。
        多年来,以色列和伊朗在现实与网络空间中打得难解难分,但双方的目标通常只与军事或政府相关。如今,网络战升级,海量平民成了目标。
    加油站宕机全伊朗汽车“趴窝”
        《纽约时报》称,最近,针对伊朗全国燃油配给系统的网络攻击导致该国4300家加油站陷入瘫痪,花了12天时间才勉强修复。
        美国两名匿名国防官员将此次攻击归咎于以色列。几天后,以色列一个主要医疗机构和一家颇受欢迎的交友网站遭到网络攻击,以色列官员将之归咎于伊朗。
        美官员警告称,随着重启伊核协议的希望逐渐渺茫,这类事件会越来越多。
        几个月来,针对平民的黑客攻击越来越肆无忌惮。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今年7月,伊朗国家铁路系统受到攻击。去年,以色列称,其供水系统受到伊朗“失败的攻击”。与政府和军队相比,非国防部门的电脑网络通常更脆弱。
        这些攻击都不像最近的这一次,影响如此广泛、严重,也没有伤害如此之多的平民。如果攻击者的目标是大规模制造混乱、愤怒和痛苦,那么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伊之间也许正在进行一场战争。我们这些小市民被困在其中,束手无策。”以色列广播电台编辑贝尼·克沃迪说。不久前,他的私密照片被黑客外泄。
        39岁的阿里是德黑兰一家国有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他抱怨,这天他一单生意也没接,时间全浪费在排队等待加油上了。加油站外,排队的车流蜿蜒了好几公里。“在这个国家,你每天醒来都得面对新问题。”阿里说,“这不是我们的错,是政府之间彼此为敌。我们过得太难了。”
        这两个国家似乎都在以打击对方平民的方式发出信号。
        《纽约时报》称,对伊朗燃油配给系统的攻击发生在10月26日,接近一场抗议汽油价格飙升的大规模示威活动的两周年纪念日。这次网络攻击似乎意在挑起新的抗议甚至骚乱。
        突然间,全伊朗的加油站停摆。与此同时,全国的手机用户收到一条信息,它引导人们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投诉,并附上了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德黑兰、伊斯法罕等城市的电子广告牌被黑客控制,广告语变成了:“哈梅内伊,我的汽油在哪里?”
        “上午11点,油泵突然停止工作。”德黑兰北部一家加油站的经理穆森说,“我从没见过这种事。”
        抗议并没有发生,伊朗政府紧急控制住局势。伊朗石油部和国家网络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石油部长贾瓦德·奥吉罕见地在国家电视台发表了公开道歉,并承诺向所有车主额外提供10升的燃油补贴。
        全国每一个加油站都被派遣了技术人员,帮助它们重新上线。系统重启了,但大多数加油站只能销售无补贴的燃油,其价格是补贴燃油的两倍。网约车公司不得不提高了打车费。
        花了近两周时间,系统终于得以恢复。《纽约时报》称,攻击造成的冲击不止于此。令伊朗石油部震惊的是,黑客不仅“黑”了燃油配给系统,还控制了石油部的燃油储存罐,包括国际石油销售数据在内的国家机密可能已经泄露。为了保密,石油部的服务器并未连接互联网。伊朗官员因此怀疑,黑客或许有“内鬼”协助。
    150万以色利人隐私外泄
        伊朗的油泵停止工作四天后,名为“黑影”的黑客组织侵入以色列交友网站“Atraf”的数据库,还攻破了以色列私人医疗机构马孔莫尔医学研究所的防火墙。被“黑影”窃取的文件中,包括以色列部分人口的个人信息。这150万人的隐私被发布到加密即时通讯软件Telegram的一个频道上。
        《以色列时报》称,在该国政府的要求下,Telegram封锁了该频道。但“黑影”立即更换频道,继续散播这些信息。每封锁一次,它都迅速重新发布。
        “黑影”还公布了从以色列Shirbit保险公司窃取的文件,该公司为以色列国防部雇员提供保险。
        《以色列时报》称,以色列3名匿名高级官员表示,“黑影”鲜为人知,它要么隶属于伊朗政府,要么由为伊朗政府工作的黑客组成。
        “交友网站的个人数据泄露,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每个人都与Atraf关系密切。”克沃迪说,该网站不仅记录用户的真实姓名和地址,还有最私密的信息,比如裸照。
        Atraf的许多用户发现,他们的Instagram、脸谱网或Gmail账户也被“黑”了。网络专家指出,这是犯罪分子利用“黑影”发布的个人数据进行的连锁攻击。有些账户被劫持,受害者需支付赎金才能再次登录。
        网络安全公司Check Point的情报主管洛特姆·芬克尔斯坦称,两国的黑客已经意识到,“他们不必去攻击受到严密保护的政府机构”,私营公司是更好捏的“软柿子”,它们“掌握着大量信息,包括许多公民的金融信息、个人隐私”。《纽约时报》称,以色列和伊朗都没有对这一轮网络攻击表示负责,也未要求对方负责。伊朗官员将加油站被攻击事件归咎于“一个国家”,但没有点名。
        有专家担心,针对平民的网络攻击标志着冲突进入新阶段。“我们处在一个危险的阶段。”《纽约时报》援引伊朗情报部门前首席分析师梅萨姆·贝拉维什的话称,“我们的基础设施将遭受新一轮大规模网络攻击。我们离军事对抗又近了一步。”(据《青年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