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关注
WTO改革,中国如何摆脱被西方带节奏
-
周小明
无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近二十年中的蜕变起到重大作用。它推动中国快步走向世界,也推动世界涌入中国,成就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全球主要外资来源的地位。它倒逼中国改革,推动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进化和完善。入世更是为中国经济插上翅膀,助力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那么,在今后的岁月里,WTO和中国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中国的崛起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而WTO正是一个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机构,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虽然近几年WTO饱受美国的打击,但它在全球范围内仍广受尊重,WTO的规则得到普遍执行,连美国也不得不有所顾忌。WTO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制约,不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使得丛林法则难以兴风作浪。
未来十年,中国与世贸的关系怎么走?如今,中国的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排名中多年稳坐头把交椅,进口位居第二,相信很快也会成为第一。但是,如果从人均进出口额来看,中国的进出口业绩就不那么显著。中国的人均水平还不及世界平均值。中国人口占全球总额的18.6%,而进出口只占15%。作个简单粗暴的比较,中国的人均进出口额只有美国的1/4,同日本或者德国比,就更加相形见绌了。诚然,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国内市场宽广,自给自足的能力远非其他国家所能比拟。但是,中国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仍大有可为,进出口质量提升的潜力尤其大。在中国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方面,WTO的保障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往大里说,WTO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中国仍像当年那样需要WTO,而且需要的程度并不亚于当年。对中国而言,WTO还有特殊意义。近年来,欧美纷纷出台歧视中国企业的政策。比如,欧盟计划对国有企业并购欧盟境内的企业进行额外审查。这样一来,中国国企并购欧盟企业时就会受到欧盟的特殊“关照”。WTO规则的基石是“非歧视”,也就是对所有成员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不可对成员区别对待。欧盟提出的挑战,最终也可能只有通过多边贸易体系来解决。美欧日企图利用WTO改革之机,按照自己的愿望,重塑多边贸易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各自的利益。美欧日WTO改革的关键诉求是制定“21世纪的贸易规则”。它们认为,WTO规则的缺失让中国钻了空子,占了它们的便宜。美欧日就国有企业和工业补贴等领域,为中国量身定制了“21世纪的贸易规则”,并准备将这套东西引进到WTO,从而在制度上给中国戴上桎梏,捆住中国的手脚,压抑中国制度优势的发挥,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为此,美欧日图谋把它们与中国的矛盾乔装成中国与世界之争,把中国推到所有成员的对立面,拉拢、煽动发展中成员,孤立中国。比如,戴琪污蔑中国的发展是建立在损害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利益的基础上的。此外,美欧日还企图绑架中国,迫使中国为WTO改革买单。它们将WTO改革成功与否同中国的立场挂钩,散布中国的让步是WTO改革的关键,以便让中国承担WTO改革不力的责任。可见,如果美西方的图谋得逞,WTO可能变成中国这艘巨轮前行中的暗礁险滩。WTO改革关乎中国未来的国际发展环境,也关系到今后中国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中国要更加主动地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当规则制定的引领者。中国必须提出自己的贸易规则,而不是仅仅在美欧日炮制的规则上讨价还价。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被带节奏的困境,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有效地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加入CPTPP之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入世20周年之际,中国又给世界抛出了另一个“震撼弹”,即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且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CPTPP)。这回的主要考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要转向体制性开放。所谓体制性开放,就是规则的接轨。CPTPP在贸易规则方面有很多创新,是WTO不曾涉及的,比如劳工、环保和数据流通等等。 中国的申请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新西兰的欢迎。日本和澳大利亚则大泼冷水,质疑中国的“入伙”资格。反对声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申请之路将会崎岖曲折。根据CPTPP的规定,非缔约方加入CPTPP,需要得到所有成员国的同意。关键还在于,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中国也将被排除在CPTPP之外。尽管白宫发言人表示,对中国的申请是接受还是拒绝,取决于CPTPP成员,但没人认为华盛顿会对中国的申请袖手旁观。美国虽不是CPTPP的缔约方,但它手中仍握有各种掌控手段。例如,美加墨协定规定,任何成员国同与非市场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其它两个成员可以退出美加墨协定。这一“毒丸条款”足以吓阻墨西哥或加拿大同意中国加入CPTPP。这些年来,中国加大了对有关外资法律法规的升级力度。但在劳工、知识产权、数据流和国有企业等领域,仍需做出重大调整,才能达到CPTPP 的标准。中国政府已意识到CPTPP 核心标准与本国现行法律及做法之间的差距,并决心消除这些技术障碍。商务部近期表示,中国已对CPTPP规则进行了全面审查,并且确定了可能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和修订的法律法规。为达到CPTPP标准,中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一些领域作出投胎换骨的改变。然而,中国没有退缩。为何中国入伙的意志如此坚定?因为加入CPTPP有助于加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中国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样重要的是,加入CPTPP将助力中国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现行规范相一致的基本制度和监管体系。几十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点是通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来确保商品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1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新策略中提到“制度性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将致力于以全球最佳实践调整自己的规则制度,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系统性融合。CPTPP规则恰恰侧重于产业政策、投资、监管和环保。“入伙”有助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而这正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不过,即使中国达到了“入伙”标准,也不是一定能够成为CPTPP 成员。归根到底,决定中国申请结果的将是地缘政治。目前,中国的入盟申请在西方已经被政治化。许多西方媒体将中国的申请视为中美大国竞争的体现。美国有些政客更称之为“特洛伊木马”。与技术性障碍相比,政治障碍恐怕更难逾越。加入CPTPP的难度只会比入世大,而且大得多。不过,中国申请加入CPTPP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的又一具体体现。同时,它对国内改革的倒逼作用将是非常重要、实实在在的。专家认为,申请加入CPTPP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CPTPP对WTO的冲击几何?
CPTPP作为一个区域性经贸组织,是否会对WTO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在规则层面,CPTPP的很多规则,WTO至今还尚未涉及。这些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诉求。西方因而试图将这些规则引进世贸组织,转化为多边规则。这个转化过程即使发生了,也会相当漫长。从实践看,区域贸易规则这些江河汇入世贸组织这大海,成为主流的,至今还没有先例。短期内,CPTPP规则不太可能对世贸组织产生实质的影响。其次,在市场准入层面,CPTPP缔约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数和贸易额占比接近100%。这一目标可谓雄心勃勃,非常接近特朗普在任时设想的零关税世界。对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而言,对绝大部分产品实行零关税,是可望而不可及。欧盟目前的平均进口税仍然高达6%。只能说,CPTPP的市场准入目标对世贸组织有一定的参考和标杆作用。对于区域性自贸协定,我们还是要坚持两分法。在众多的自贸协定中,有的是开放式的,另一些则是封闭式的,具有排它性。美加墨协定就是排它性的,本质上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不会产生正面影响。至于CPTPP是不是真正的开放性组织,还有待观察。国内有声音认为,加入CPTPP对中国的发展作用巨大,相当于第二次入世。其实,加入CPTPP的作用究竟如何,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因为这首先取决于CPTPP将如何定位自己,是哪种本质属性。再者,还要看世贸组织改革朝哪个方向走,其中的关键是规则重构的方向。如果世贸组织改革的进展比较顺利,权威性得到加强,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作用和影响自然会相应降低。(据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