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倩
12月14日晚,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公布了她“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外交部长和交通部长继续留任,她前一天说的政府总辞也不作数了,政府中将无人离开。同日,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首席执行官巴图斯卡宣布辞职,但该公司表示,与“白俄罗斯钾肥”的合作仍会继续。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14日报道,当晚,该国总理希莫尼特在与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和交通部长马里乌斯会谈后,决定拒绝两人的辞呈。
12月8日,美国对白俄罗斯大型国有企业“白俄罗斯钾肥”的制裁正式生效,但引发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抗议。路透社称,该公司每年能从与“白俄罗斯钾肥”的合作中获利6000万欧元。消息一出,立陶宛政府陷入尴尬境地,执政联盟被批言行不一,面临国内舆论及在野党极大压力。重压之下,立陶宛外交部长和交通部长于9日双双宣布辞职。
希莫尼特认为,外长和交通部长在“白俄罗斯钾肥”事件中没有过错,“辞职无助于事件解决”,并且他们已经为此承担了“名誉损失”。
希莫尼特还表示,在认真考虑了自己在此事件中的责任问题后,决定她和她领导的政府也不会辞职。就在13日,希莫尼特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有太多问题同时积压,她不排除政府全部辞职的可能性。
据希莫尼特声称,目前没有可以替代她领导政府的人。她说:“鉴于地缘政治形势的恶化、新冠肺炎和移民带来的挑战,(立陶宛)正面临不确定性的风险……试图显著改变政府组成是不负责任的。”
此外,希莫尼特称,立陶宛政府将在明年1月31日前就当前形势出台“国家解决方案”,同时将在“白俄罗斯钾肥”问题上同欧盟和美国展开协商,以确保国家利益。
12月14日,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董事会主席在记者会上宣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曼塔斯·巴图斯卡将辞职。据报道,巴图斯卡辞职原因在于,该公司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的法律合同与美国对“白俄罗斯钾肥”制裁的政治意愿之间存在重大分歧,而这导致公司出现危险情况。
钾肥对于立陶宛农业至关重要。“TV3”电视台援引农业专家的话称,没有钾肥,立陶宛农业难以在欧盟内部保持竞争力。而“白俄罗斯钾肥”是全球最大钾肥生产商之一,占全球近20%市场。在此背景下,以往一直唯美国是瞻的立陶宛,也不得不在“白俄罗斯钾肥”问题上左右为难。
立陶宛政府无意为此事负责,但争议远未结束。立陶宛“15min”新闻网称,该国反对派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希莫尼特领导的执政联盟。14日,反对派中的50名代表在议会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草案提议就“白俄罗斯钾肥”事件成立一个临时委员会,以确定谁应为此事负责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据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