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波武器:未来战场的“无形杀手”

  • 陈宗维 赵继来

        据印度《防务世界》网站日前报道,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定向能局正在寻求合作伙伴,以开发一种新型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HPM)武器系统,用于抵御敌方无人机威胁。微波武器,作为定向能武器的一种,被认为是未来战场的“无形杀手”。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有何长处,得以如此备受青睐?
    揭开微波武器神秘的面纱
        磁脉冲武器,是定向能武器的一部分,它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简单来说,微波武器就是将微波能量汇聚在非常窄的波束内,对目标进行极高强度的照射,使得目标的电子元件在瞬间被“烧毁”,从而达到杀伤目标的目的。根据微波武器的功率高低可将其分为两类:较低功率的轻型微波武器,主要作为电子对抗手段和“非杀伤武器”使用;高能微波武器,则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微波武器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微波波束武器。这种武器主要是利用定向辐射的高功率微波波束杀伤破坏目标。二是微波弹。一般是通过在炸弹或导弹战斗部上加装电磁脉冲发生器和辐射天线,利用炸药爆炸压缩磁通量的方法产生高功率电磁脉冲,从而在目标的电子线路中产生感应电压与电流,达到击穿或烧毁其中的敏感元件的目的。
    探寻微波武器的前世今生
        微波武器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辛发展。我们想要的是高能的电磁脉冲,从而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达到巨大的杀伤效果。而高能电磁脉冲可由微波发生器发射微波束得到,微波发射装置可将电子束的能量或者爆炸的化学能量转化为微波束的电磁脉冲,在这其中高功率微波发生器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微波武器的研制可转化为对高功率发生器的研制。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便开始研发高功率发生器,首先得到理想的宽频带微波源,经过一番波折后发现虚阴极振荡器是较适合的可调微波源。随后美方先后研发了普通虚阴极振荡器试验机样、旁虚阴极振荡器和轴向激励虚阴极振荡器。雷达发射管功率作为当时较为先进的高功率发射管,到了80年代,美方成功突破了实验型虚阴极振荡器最大功率,其功率竟达到雷达发射管功率的10~1000倍,还能产生3GW的脉冲功率,不仅如此,它的瞬时功率转化效率可接近20%,意味着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研制成武器的梦想成为现实。1992年又再一次刷新了世界的认知,美方成功研制出了等离子体辅助波振荡器,这种振荡器的功效十分惊人,100KV的电子束竟能产生3~5MW的脉冲功率,脉冲宽度更是一鸣惊人,可达到现有脉冲宽度的1000倍,微波武器的高功率微波发生器也因此而实现。
    探究微波武器的应用前景
        微波武器作为未来作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武器,具有以下几个明显重要的应用。
        隐形飞机的克星 当隐形飞机成为战场上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如何反制成了各国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微波武器具有巨大的优势。隐形飞机之所以能够“隐身”,最重要的是采用了气动外形设计和吸波材料,吸波材料主要是用来吸收雷达微波。但高功率微波武器所产生的高频率微波的强度和能量密度要比雷达微波高上几个数量级,它所产生的脉冲频带远超过了吸波涂层的带宽,因此高频微波源的发射功率足以抵消这种隐身效果,轻则机毁人亡,重则使武器即刻熔化,能达到极其良好的反制效果。
        无人机的噩梦 在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的无人机大放异彩,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尤其是近年来,无人机蜂群作战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很多国家也因此开发了许多反无人机的武器装备,而微波武器是其中的佼佼者。高能微波武器能够破坏甚至烧毁无人机的电子设备,使其失去作战效能,同时,由于它反应速度快、单发成本低、近似无限打击等特点,还能对部分空域实施面状打击,这对于数量大、体积小、飞行速度慢的无人机群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维稳处突的好手 在当今世界,大的战争不容易发生,局部的摩擦和反恐维稳成为愈发重要的课题,微波武器在这方面也大有作为。微波对生物的效应主要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前者能够使武器操纵人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使武器失灵的效果。后者类似于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由高功率微波能量照射引起的,轻者可以使人的皮肤灼热,眼白内障,重者能使皮肤内部组织严重烧伤甚至致死。因此,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人员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从而对武器装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已经可以预见的是,微波武器作为未来战争的利器,必将大放异彩,未来高功率微波武器一旦投入战争使用,战场就可能进入以微波和光子代替导弹的新时代。(据光明军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