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海军悄无声息地进行了法制“阵风”M战斗机的滑跃甲板起飞测试,以验证该机在印度航母上起降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印媒报道的标题里,都特意标明“接受测试的‘阵风’M战斗机具备核能力”。有分析称,印度之所以花大价钱从法国引进这种先进战斗机,关键因素并不只限于它的空战能力“足以与中国空军匹敌”,还在于它保存了完整的核攻击能力,而这正是印度当前所欠缺的现代空基核威慑能力。
据《印度斯坦时报》7日报道,印度海军当天在果阿的陆上滑跃起飞训练基地对“阵风”M战斗机的上舰可行性进行了测试。按照计划,印度现役“超日王”号和即将服役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将用新一代舰载机替换故障频发的俄制米格-29K战斗机,为了争夺这笔订单,法国和美国分别派出“阵风”M和“超级大黄蜂”接受印度海军的测试。
印媒普遍认为,“阵风”M战斗机更有优势。首先,“阵风”M的体积更小,“超日王”号的升降机不需要改动就能容纳它,而“超级大黄蜂”即便折叠机翼也装不下。此外,战斗机的尺寸小也就意味着航母能携带的数量更多,“超日王”号的飞行甲板能容纳14架“阵风”M,换成“超级大黄蜂”就只能停放约10 架。
其次,“阵风”M能携带4~5吨的外部有效载荷满载滑跃起飞,强大的载弹量保证了它可以执行所有任务,包括战斗空中巡逻、拦截、护航以及对陆攻击。
再次,与要求印度航母配备新型光学着陆系统的“超级大黄蜂”不同,“阵风”M 可以与“超日王”号现有的着陆系统配合使用。
最后,由于印空军已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因此印海军和空军共用同一平台也有好处。除了后勤和维护方面的便利外,印海军飞行员还可以在印空军的“阵风”战斗机上接受培训,以“更快地形成战斗力”。
除了这些相对常规的介绍外,报道在标题里还着重突出了“阵风”M的核打击能力。然而奇怪的是,翻阅多家印媒的报道,它们均在标题里突出该战斗机的核打击能力,但正文内却几乎只字不提。
2019年的一篇报道就曾指出,“印度更青睐‘阵风’战斗机是因为它的核优势。”该报道称,前印度驻法国特使拉克什·苏德曾明确表示,印度选择“阵风”战斗机的关键原因之一,是法国人接受“阵风”将成为印度“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一部分的设想。
目前,印空军具备核打击能力的战斗机主要是“美洲虎”攻击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但“美洲虎”攻击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正日益老化,它们早在1981年和1985年就已经加入印空军。
事实上,早在2016年印度和法国签署购买36架“阵风”战机的政府间协议之前,一名印度国防官员就告诉 《印度快报》,印度选择“阵风”是因为它能“用作空中战略投送系统”。换句话说,从一开始,印度就将“阵风”将当成空中投送核武器的首选战斗机。
从技术上看,从“阵风”战斗机的F3批次开始就已经具备核打击能力,法国空军在2016年就将空基核打击使命从“幻影2000”转由“阵风”战斗机执行。按照当前规划,“阵风”战斗机可挂载ASMP/A中程空射核巡航导弹,后者全长5.38米,弹重860公斤,最大射程500公里,是法国空基核力量的核心。
而这次印度考虑引进的是最新“阵风”F4批次,已具备完整的空基核打击能力。目前尚无消息证实法国有意将ASMP/A核巡航导弹出口给印度,也不清楚印度是否有能力为巡航导弹研制小型核弹头。但此前印度已经为“美洲虎”攻击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配备了战术核炸弹,在法国方面不反对的情况下,将这种核打击能力移植到“阵风”战斗机上并不是难题。
分析人士表示,印度持续引进“阵风”战斗机并将其部署到中印边境地区,它们所带来的威胁远不只限于争夺制空权,印度军方很可能还隐藏着“核野心”,绝不可掉以轻心。(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