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深度
美国与东南亚,谁更需要谁
-
今年1月1日,由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对于一直叫喊“强化与东南亚关系”的美国来说,憋屈也只能在心里窝着。纵然美国媒体集体宣称,“美国仍然有办法在东南亚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但明显有点强行挽回颜面的意思。2021年下半年以来,超过五名美国军政高官先后访问东南亚,为老盟友打气,给新盟友承诺。
分析人士称,对美国而言,东南亚作为印太战略的核心区域,价值非凡。但RCEP生效后,美国印太战略又该何去何从,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最该争取的”与“第一级要争取的”
2021年7月以来,美国军政要员频繁走访东南亚,这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未曾出现过的情景。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访问新加坡和越南)、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副国务卿舍曼(访问印尼、柬埔寨和泰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访问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泰国)和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印尼和马来西亚,泰国的行程因随行人员感染新冠病毒而取消)等接连到东南亚“拉关系”。此外,布林肯还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外长进行了多次视频会议,布林肯及奥斯汀也在华盛顿接待了来自东南亚的同行。舍曼则在2021年底会见了东盟国家所有10位驻美国大使。最重要的是,拜登出席美国-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扭转了多年来美国不给地区领导人面子、仅派低级别官员参会的局面。半岛电视台评论称,美国军政高官频繁来到东南亚,重新开启中美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之争。有分析称,美国军政高官选择的出访地点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以布林肯为例,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唯三的既毗邻印度洋又毗邻太平洋的国家,如果说东盟是印太地区的中心,那么这三个国家就是中心的中心。如果能够拉拢好这三个国家,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落实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雅加达和吉隆坡,布林肯继续老调重弹,“南海问题”“中国威胁”“航行自由”都是他在讲话和会见记者时的高频词汇。路透社评论说,布林肯此行意在同东盟国家修复关系,并拉拢东盟对抗中国,但过程“并不顺利”。尤其是泰国之行戛然而止,为美泰关系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表示,布林肯第一站到印尼,因为印尼在美国政界以往的定义中属于“第二级要争取的”,所谓“第一级要争取的”就是直接跟中国有冲突的、有利益分歧的那些国家,但是现在美国肯定认为印尼应该是“最该争取的”,因为印尼的人口、面积和经济体量均占东盟的40%左右,是东盟最大的国家,影响力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不过总体来说,印尼在东盟十国中的作用是很平和、正面的,过去几十年,印尼没有试图利用自己的“三个40%”来压制其他国家。根据以往传统,华盛顿对东南亚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现在,吕祥强调,美国若想控制东南亚,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没有有力的抓手。虽然美国跟新加坡依然保持着一些军事关系,菲律宾最近也在驻军方面放宽了一点点,但是总体来讲,东盟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说“我们要挑战中国”,所以说美国想限制中国,在东南亚找不到抓手。特别是有了RCEP之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无疑要更加紧密,在疫情下其实东南亚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那么跟中国的贸易关系就显得更重要。白宫任务:提升与东盟一切接触“美国如何在没有新贸易协议的情况下在亚洲参与竞争?”美国前代理副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在《巴伦周刊》撰文称,RCEP生效后,如果美国的印太战略要取得成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战略作为组成部分。拜登2021年10月下旬在东亚峰会上首次介绍了“印太经济框架”。到目前为止,该框架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据称会涉及供应链、数字标准、脱碳、工人权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便利化。卡特勒称,东南亚人口众多且还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末,该地区的经济规模将以每年5.5%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样的经济活力及其地理位置使东南亚成为有效的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所说,在未来一年,白宫的首要任务是“尽一切可能提升我们与东盟的所有接触”。那么在经济方面,美国与东南亚谁更依赖谁呢?对此,吕祥表示,根据历年美国与东盟贸易数据,东盟对美国的需求肯定是大于美国对东盟的需求,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均等的关系。尽管美国一再吹嘘,但实际上,这几年美国在东盟新增投资是非常弱的,美国很希望日、韩能够向东南亚投入更多资金,让东盟摆脱中国影响,但其体量跟中国的投资相比是不成比例的。所以对美国来说拉澳大利亚加紧印太合作很重要,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盟友,如果它又是一个军事强国的话,在东南亚可作为的空间要大得多。但无奈的是,澳大利亚也就2000万人口,能起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从布林肯访问东南亚的行程可以看出,东南亚在全球医疗物资供应方面的重要地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医疗物资供应方面的短板暴露。因此,它要建立相关的供应体系,东南亚是其中重要一环。比如,手套在疫情期间需求很大,马来西亚生产制造的手套大量出口美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服、口罩,东南亚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马来西亚槟城的芯片封装,占全球约17%的市场,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马来西亚还有比较完整的芯片生产产业链,这也是美国比较看重的。新加坡对美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金融投资领域。许利平说,美国在东南亚投资的3000多亿美元,80%集中在新加坡,以此为总部向东南亚国家辐射。所以对美国来说,新加坡相当于一个区域总部。越南对美国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还是替代中国的一个选择,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目的地,是美国一些普通商品的重要来源。如果美国要跟中国切割脱钩,越南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2021年11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表示,东南亚国家都希望与美国合作,但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一个排他性联盟,尤其是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联盟。实际上,在东盟十国内部,许多国家都拥有与新加坡类似的心态。“美式商业外交出了名的薄弱”
“对于美国提供的利益,任何东盟国家都会接受的,但是如果要想利用它们跟中国对抗,却不现实,这是所有东盟国家的共识,太多的争议对谁也没有好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才是最佳的选择。”吕祥表示,美国直接介入东南亚基本上不太可行了。如果说通过盟友来施加影响,也很难,因为在这个地区菲律宾和泰国是它的盟友,但是这些盟友在跟中国冲突这一点上,都不会跟美国站一条船,美国在所谓“第一岛链”上的盟友唯一能指望的或许就是日本了。许利平表示,直接介入东南亚事务或者通过盟友的影响力进行干涉,其实都是美国的可选项。比如,借助韩国间接参与越南等国的内部事务。这个工作美国一直在做,只不过没有说出来罢了。包括日本也是,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非常深。另外,通过对东南亚的经济联系,美国也在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包括与东南亚国家在海洋经济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除了东南亚扮演的一些产品的稳定供应渠道角色之外,美国还通过自己的高科技优势,获得东南亚国家对自己的依赖。许利平说,最近,美国在两个领域加强了与东南亚的合作。一个是数字经济,在这方面,美国拥有垄断地位和优势。另一个是绿色发展方面,以环保、低碳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让东南亚在相关技术上对美国产生依赖。这些都是东南亚国家非常需要的,美国正好抓住了它们这两方面的需求。而中国在这两方面也与东南亚国家有合作,也就和美国形成一种竞争态势。《外交学人》杂志称,与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为中心的外交政策相比,布林肯带来的愿景对亚洲政客和外交官来说是一股新鲜空气。但是怀疑也始终如影随形。一位印尼外交官表示,他对华盛顿能否兑现其为亚洲带来更多私人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承诺表示质疑。他认为,美国的商业外交是出了名的薄弱,把希望寄托在美国官僚机构自我改革以取得更好的结果上,是不现实的。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表示,不久前东盟宣布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说明东盟国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站队。”谢莫尼勒说,平衡路线或者现实主义立场也是东南亚国家的一贯外交策略,美国不太可能像拉拢欧盟那样拉拢东盟去对抗中国——一个在东南亚地区各方面影响力都巨大的大国,美国的印太战略在东盟也很难“掀起浪花”。(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