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谈兵
美绝密RQ-180无人机,获得战场“上帝视角”的关键能力
-
张昊
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军一直将空中优势视为取得作战胜利的基础。为保证空军未来继续对以中俄为代表的大国竞争对手占据优势,美国于2016年提出《2030 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作为其2030年前新型空战装备研制的指导文件。在此规划中,美空军提出了“穿透型制空”概念,强调发展能够在2030年高强度复杂战场环境下,深入敌方强大的空防系统,可有效执行侦测、打击任务,保障联合作战所要求的时域和空域中空中优势。为达到此目标,美国提出以一种名为“系统簇”的新型装备形态,其定义是“为了特定的任务使命而集成起来的松耦合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旨在利用先进组网能力,将多元化装备整合起来,达到“空中主宰”的作战目标。其构成平台涵盖穿透型ISR飞机、穿透型电子战飞机、B-21下一代轰炸机、下一代战斗机、无人僚机等多种作战单元。本文将作为“系统簇”系列分析论文的开篇之作,将对穿透型ISR飞机的核心机型——RQ-180隐身侦察机进行全面分析。
发展背景
随着以中俄为代表的新兴军事力量的不断崛起,美国防部指出其未来装备作战环境将从类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宽松”环境,转变为在高度对抗空域环境中作战。美国认为,其当前以“全球鹰”无人机、JSTAR为代表的传统情监侦(ISR)平台已难以满足现代高竞争战场的作战需求,迫切需要一种高隐身先进无人机系统。由此RQ-180这一先进侦察机应运而生。装备概况RQ-180最早曝光于2013年,此前一直是美国绝密级项目。RQ-180由美国空军保密预算资助,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发制造,主要用于情报搜集与侦察,也可执行电磁战任务。2019年,美媒称该机已列入美国空军现役,配属于加州比尔空军基地427侦察中队。RQ-180无人机采用飞翼式布局,有效降低了全向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并提供了宽频隐身能力,并尽可能地提高其设计航程。据美国防官员透露,RQ-180主要任务载荷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和被动电子支援装置之类的射频传感器,并具备执行电子攻击任务能力。RQ-180采用2台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的CF-34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使其具备更大的推力、更高的升限、更多的电力输出等,以满足更大的载荷要求。能力分析从美国当前ISR平台装备情况看,传统探测装备的战场生存性在中俄区域拒止/反介入作用区域内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难以满足现代高对抗空域的侦察探测任务。而RQ-180无人机作为一种高隐身穿透型ISR平台,具备极高的战场生存性,预示着美国战略ISR能力正向隐身化转型。该机能够在广大区域和各种天气条件下,依托主动/被动多元化手段实现高效感知能力:在主动探测方面,依托其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承担对地成像和动目标指示任务,作战管理人员能够近实时地发现敌方地面目标动向,在敌人对己方部队/友军构成杀伤前,有效应对相关威胁。在被动感知方面,RQ-180还可依托无源手段搜集敌方威胁信号。通过机载天线和基于相干测量的计算,快速探测和定位射频发射威胁。现代战场环境下,在多元化作战平台中实现数据信息智能高效共享已成为实现作战资源合理安排、作战能力全面提升的关键。掌握信息优势,有效感知战场态势有助于在作战中及时作出正确决策,高效应对威胁,是获取战争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以不泄露作战网络节点位置的前提下在大范围内高效共享关键信息,能够融合来自不同平台的海量数据,并将其发送到全球各地,意味着能够中继、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链,为打击武器指示目标,这已成为赢得未来作战的关键能力。每架飞机配备“战场上帝视角”。在这种作战场景下,RQ-180可利用隐身穿透特性在敌方空域飞行。作为空中隐身智能化网关,将“系统簇”作战节点(如B-21下一代轰炸机、NGAD下一代空中主宰)以及现役F-22、F-35战斗机的多元化数据链进行连通,将各作战节点所提供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进行融合和筛选后,通过其特有数据链波形,将这些数据高效再分发给编队作战资产。这将为每架飞机提供战场“上帝视角”,涵盖各个作战平台的位置、状态及其传感器获取的战场态势数据。满足联合全域作战需求。值得注意的是,RQ-180还能通过高带宽卫星通信能力,将其获取数据发送至美军遍布全球的作战指挥中心。这意味着RQ-180将协助构建一个强大的通信网络,可从战场任意节点搜集/分发信息,并可在智能化处理后向全球任意地点传输,让具备极高应用价值的作战信息在战场空间内自由流动,以便于作战指挥官据此高效决策。这也满足了当前美军全力发展的“联合全域作战”(JADO)概念的协同作战需求。无人蜂群僚机
21世纪以来,小型无人机在有效载荷小型化、续航时间、超视距通信、低成本化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集群技术、协同技术等智能化技术正推动着小型无人机战斗力的提升。可以预见,未来无人机蜂群作战将会成为战场重要的作战方式。尽管无人机蜂群极具应用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此作战方式还面对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无人机蜂群的指挥控制问题。众多周知,当前智能化技术难以支撑无人机蜂群实现完全自主作战,并存在着重要的作战伦理问题:是否授予人工智能足够的权限来决策战场杀伤任务——即“机器”是否能决定人的生命权。因此,无人机蜂群在战场应用时仍保持某种程度的“人在回路”基本控制,实现对无人蜂群的远程指挥控制能力非常重要。RQ-180作为战场高生存力网关,可在高竞争空域的安全高度为无人机提供视距内通信,利用自身数据链将无人机与远方指挥控制中心连接起来,有效保障了作战体系的安全性,被认为是实现无人蜂群远程指控的关键解决方案。影响作为一种新型全向宽频隐身侦察平台,在和平时期,RQ-180可针对我关键目标进行定期侦察监视活动;而在战时,该机作为美空军“系统簇”重要构成部分,可利用其隐身特性“穿透”我方防空系统,作为隐身ISR平台和智能网关节点,通过作战网络与美军其他作战单元的高效协同,向美军“射手”单位提供关键目指信息,并可根据战场需求利用机载电子战装备对我实施电磁攻击,造成重大威胁,其未来发展及作战应用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据学术plus)